《望江南 其三》

时间: 2025-01-26 06:17:08

中秋节,记得在金陵。

两岸水楼横夜笛,六街瓦塔闹秋灯。

淡荡月三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三
作者: 许嗣隆 〔清代〕
中秋节,记得在金陵。两岸水楼横夜笛,六街瓦塔闹秋灯。淡荡月三更。

白话文翻译:

在中秋节的时候,我记得在金陵(南京)。两岸的水边楼阁上,传来夜晚的笛声;六条街道上的瓦塔在秋灯下热闹非凡。此时月色朦胧,已是三更时分。

注释:

  • 金陵:古称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 两岸水楼:指的是河两岸的楼阁,水边建筑常常是夜晚聚会和游玩的好地方。
  • 夜笛:夜晚吹奏的笛子,象征着一种悠扬的氛围。
  • 瓦塔:指的是古代建筑的形式,通常是带有瓦片的高塔。
  • 闹秋灯:灯光明亮,形容热闹的场景。
  • 淡荡月三更:形容月色柔和,深夜时分的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它反映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团聚、灯会等。金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蕴含了丰富的诗词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嗣隆,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事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寄情于美好的节日氛围中,表达对家乡和亲人团聚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 其三》以中秋节为背景,描绘了金陵夜晚的美丽景象。诗人以“水楼”“夜笛”“秋灯”这些意象,展现出一个宁静而热闹的夜晚。诗中,水边的楼阁传来悠扬的笛声,与街道上熙熙攘攘的灯火形成鲜明对比,既有静谧,又有热闹。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一个温暖的节日氛围,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团圆的渴望。结尾的“淡荡月三更”则让人感受到中秋月光的柔和,增强了整首诗的意境,带来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思念。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秋节,记得在金陵:开篇点出时间和地点,强调了节日的氛围和作者的记忆。
  • 两岸水楼横夜笛:描绘了两岸的水边楼阁,笛声在夜空中回荡,传达出一种悠闲的意境。
  • 六街瓦塔闹秋灯:六条街道的热闹场景,体现了节日的欢庆与生机。
  • 淡荡月三更:月色柔和,时光已至深夜,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楼”“夜笛”和“瓦塔”“秋灯”的对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水楼、夜笛、秋灯、淡荡月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中秋节的思念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团聚的渴望,同时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楼: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 夜笛:代表着思念和柔情的情感。
  • 秋灯:象征着节日的欢庆与热闹。
  • 淡荡月:象征着温暖的团圆和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城市是哪个?
    A. 北京
    B. 金陵
    C. 上海
    答案:B

  3. “夜笛”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热闹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B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以月亮为意象,但李白更多表达乡愁,而许嗣隆则是对节日的欢庆与思念,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