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甘露寺北轩》

时间: 2025-01-26 03:40:55

曾向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

缥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甘露寺北轩
作者:杜牧

曾向蓬莱宫里行,
北轩阑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
缥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
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著荷衣去,
不向山僧说姓名。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游历蓬莱宫,
在这里的北轩栏杆上最让我留恋。
在这孤高的地方,适合吹奏桓伊的笛声,
听起来缥缈如同子晋的笙音。
天空与海门交接,秋水的颜色亮丽,
烟雾缭绕,隋苑的暮钟声飘荡。
将来我会身着荷衣来到这里,
但不会告诉山中的僧人我的名字。


注释:

  • 蓬莱宫:传说中的仙境,常作为诗人向往的理想之地。
  • 北轩:指北边的阁楼,诗人抒发情感的地方。
  • 桓伊笛:桓伊是古代的笛子,这里指代高雅的音乐。
  • 子晋笙:子晋指的是晋国的一个高雅的音乐家,笙是一种乐器。
  • 海门:指海与天相接的地方,象征广阔的境界。
  • 隋苑:指隋朝的皇家园林,象征繁华与宁静。
  • 荷衣:指用荷叶做的衣服,古人常以此作为隐士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他以诗风清新、意象丰富而著称,作品多描绘社会风俗、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牧游历甘露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音乐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杜牧的《寄题甘露寺北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山水诗,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暗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诗的前两句,诗人以“曾向蓬莱宫里行”引入,蓬莱宫象征着理想中的仙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北轩的阑槛上,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表现出对这片风景的依恋。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桓伊笛和子晋笙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鉴赏,音乐在此处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孤独而又高雅的精神追求。接着,诗人描绘了天接海门的壮丽景色与隋苑的暮钟声,展现了自然的美和宁静,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哲理。

最后两句“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则将诗人的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希望在未来以隐士的身份重返此地,享受自然之美,同时又不愿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表现出一种洒脱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色描写与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杜牧对自然、音乐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向蓬莱宫里行:表达了诗人曾经游历的经历,蓬莱宫为理想之地。
  2. 北轩阑槛最留情:北轩的栏杆让诗人特别留恋,暗示此处的美好。
  3. 孤高堪弄桓伊笛:在这孤高之处,适合吹奏高雅的桓伊笛,表现孤独与高雅。
  4. 缥缈宜闻子晋笙:音乐的缥缈让人仿佛听见子晋的笙音,体现音乐的空灵。
  5. 天接海门秋水色:描绘天与海交接的美丽景色,象征广阔。
  6. 烟笼隋苑暮钟声:隋苑的晚钟声被烟雾笼罩,传达出宁静的氛围。
  7. 他年会著荷衣去:表达了诗人将来希望以隐士身份重返此地的愿望。
  8. 不向山僧说姓名:强调隐逸生活的洒脱,不愿被世俗所牵绊。

修辞手法

  • 比喻:蓬莱宫象征理想生活。
  • 对仗:通过音乐意象的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色与音乐意象来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孤独、高雅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音乐的向往,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蓬莱宫:理想与仙境的象征。
  2. 北轩:情感寄托的空间。
  3. 桓伊笛:高雅音乐的象征。
  4. 子晋笙:文化与艺术的象征。
  5. 秋水色:自然景色的美。
  6. 暮钟声:时间流逝与宁静的象征。
  7. 荷衣:隐逸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杜牧的《寄题甘露寺北轩》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战争
    • B. 自然与音乐
    • C. 历史事件
    • D. 田园生活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蓬莱宫”象征着___

  3. 判断题:诗中“他年会著荷衣去”表达了诗人希望隐逸的愿望。 (对/错)

答案

  1. B
  2. 理想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牧的《寄题甘露寺北轩》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杜牧更侧重于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强调山水的宁静与恬淡。


参考资料:

  1. 《杜牧诗集》
  2. 《唐诗三百首》
  3.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