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时间: 2025-01-11 09:00:36

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

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友人
杜牧 〔唐代〕

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
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十年来我追求名利,大家都在和命运争斗。青春是留不住的,自然会长出白发。夜雨滴落,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秋风吹过,带来了别离的情感。从都城出发,五十里外,我骑马奔跑,耳边传来鸡鸣声。

注释

  • 名兼利:名声和利益。
  • 人皆与命争:每个人都在和命运抗争。
  • 青春留不住:青春的时光是无法挽回的。
  • 白发自然生:白发的生长是自然规律,象征着衰老。
  • 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 别情:离别时的情感。
  • 都门:指都城或城市的门口。
  • 驰马逐鸡声:骑马奔跑,追逐鸡鸣声,表现了一种急切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京城长安。他以诗、文才华著称,风格多变,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杜牧的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政治时事和个人情感,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送友人》创作于杜牧的晚年,正值他在仕途上遭遇挫折之际。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流逝青春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写于送别场景,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个人的思考与情感。

诗歌鉴赏

杜牧的《送友人》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诗的开头以“十载名兼利”引入,展现了作者对名利的反思。在这段时间里,许多人为名声和利益而拼搏,然而青春一去不复返,白发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情。接着,诗人通过“夜雨”和“秋风”这两个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诗的最后一句“驰马逐鸡声”,不仅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也传达出一种急切的情感,仿佛在说,尽管离别是伤感的,但生活依然在继续。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反映了人们在名利与情感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杜牧的细腻笔触和深邃情思,使得这首诗成为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载名兼利:回顾过去的十年,追求名声和利益,暗示对生活目标的追求。
  2. 人皆与命争:揭示人们为了名利而与命运抗争的无奈。
  3. 青春留不住:强调时光的流逝,青春难以长存。
  4. 白发自然生:自然规律的体现,象征着衰老,令人感慨。
  5. 夜雨滴乡思:夜晚的雨声勾起对故乡的思念,营造出惆怅的氛围。
  6. 秋风从别情:秋风带来离别的伤感情绪,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7. 都门五十里:地理位置的描写,指明了场景。
  8. 驰马逐鸡声:生动的场景描写,表现了送别时的急切与生动气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通过“夜雨”、“秋风”来象征思念与别离。
  • 比喻:将白发与时间的流逝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以及在追求名利时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人通过对生命与离别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竞争中失去的珍贵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雨:象征思乡之情,表现出孤独与惆怅。
  • 秋风:暗示别离,营造出伤感的氛围。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鸡声:生动的生活气息,带来一种现实的细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牧的《送友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渴望
    B. 对友人的送别
    C. 对故乡的向往
    D. 对人生的厌倦

  2.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表达了什么主题? A. 青春的美好
    B. 人生的无常
    C. 生活的快乐
    D. 友谊的长久

  3. 诗中“夜雨滴乡思”中的“乡思”指的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思考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友人的怀念
    D. 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现离别之情,但更加强调友情;杜牧的《送友人》则更为深沉,含有对人生更深的思考。
  • 《将进酒》:李白的豪放与杜牧的细腻形成对比,前者更倾向于享乐,后者则在思考中流露出伤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全面解析了《送友人》的各个方面,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经典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