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1-11 08:54:4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句
作者: 杜牧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幽人听达曙,聊罢苏床琴。
海录碎事。鱼多知海熟,药少觉山贫。
以下方舆胜览。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
春桥垂酒幔,夜栅集茶樯。
箬影沉溪暖,蘋花绕郭香。
出守吴兴。
经冬野菜青青色,未腊山梅树树花。
优古堂诗话半破前峰月。
白话文翻译:
隐居的人在黎明时分倾听轻柔的乐声,闲暇时放下了琴弦。
海洋记录着琐碎的事情,鱼儿在水中了解海洋的成熟,药草在山中显得贫乏。
下面的地图展示了胜景,土地控制了吴国和越国,州与歙、池相连。
山河环绕着土地,军镇则是国的防线。
绿水荡漾着云和月,回程在洞庭湖的路途漫长。
春天的桥上垂下酒幔,夜晚的栅栏聚集着茶船。
箬竹的影子在温暖的溪水中摇曳,水边的蘋花环绕着城郭散发着香气。
我被派往吴兴治理地方。
寒冬过后,野菜依然青青,腊月未到,山梅树上花朵盛开。
在优古堂中,诗的话语半遮住了前峰的明月。
注释:
- 幽人: 隐士,指隐居的人。
- 达曙: 意为“听到曙光来的声音”,形容黎明时分的静谧。
- 苏床琴: 指用苏木制成的琴,代表闲适的生活。
- 海录碎事: 形容大海中的点滴琐事,表现了大海的广阔。
- 药少觉山贫: 意为药草稀少,感到山中贫瘠,表现了自然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以五言绝句和骈文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历史和个人情感,风格简练、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杜牧隐居时,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冷静观察。
诗歌鉴赏:
杜牧的《句》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描绘了黎明时分的优雅场景,隐士在苏床上听琴,生动地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诗人通过“海录碎事”和“药少觉山贫”来反映自然的宽广与贫瘠,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生活环境的深刻观察。尤其是“绿水棹云月”和“春桥垂酒幔”的意象,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隐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诗的最后,提及野菜的青翠与梅花的绽放,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人听达曙:隐士在黎明之际,静静地听着乐声。
- 聊罢苏床琴:闲暇时放下了琴,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 海录碎事:大海记录着世间琐事,寓意浩瀚与细微的对比。
- 鱼多知海熟:鱼儿在水中生活,了解海洋的成熟与变化。
- 药少觉山贫:山中药草稀少,反映自然环境的艰难。
- 以下方舆胜览:地图展现了美好的风景。
- 土控吴兼越:土地控制了吴国与越国,表达地理的广阔。
- 州连歙与池:州与歙、池相连,描绘地域的相互联系。
-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山河环绕着国家,军镇保护着国土。
- 绿水棹云月:绿水荡漾,映衬云和月的美丽。
- 洞庭归路长:回家的路漫长,寓意人生旅途的艰辛。
- 春桥垂酒幔:春天的桥上挂着酒幔,营造出温暖的气氛。
- 夜栅集茶樯:夜晚的栅栏聚集着茶船,体现生活的宁静。
- 箬影沉溪暖:箬竹的影子在温暖的溪水中摇曳。
- 蘋花绕郭香:水边的蘋花散发着香气,表现自然的美好。
- 出守吴兴:被派往吴兴治理地方,暗示责任与使命。
- 经冬野菜青青色:寒冬中野菜依然翠绿,象征生命的顽强。
- 未腊山梅树树花:腊月未到,梅花盛开,寓意希望与生机。
- 优古堂诗话半破前峰月:在优古堂中,诗句半遮住了前峰的明月,表现诗人的思绪飘渺。
修辞手法:
- 比喻: “鱼多知海熟”暗喻对环境的适应与了解。
- 拟人: “绿水棹云月”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增强诗的情感。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人: 代表隐逸生活,象征对世俗的超脱。
- 海: 宽广与深邃,象征人生的复杂与琐碎。
- 春桥: 代表温暖与生机,传达自然的美好。
- 梅花: 象征坚韧与希望,表现生命的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幽人”指的是: A. 隐士
B. 君主
C. 商人
D. 旅行者 -
“绿水棹云月”中“棹”字的意思是: A. 划船
B. 乘风
C. 流动
D. 追赶 -
诗中的“梅花”象征着: A. 哀伤
B. 美丽
C. 坚韧与希望
D. 暴风雨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杜牧的《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杜牧更注重于生活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通过简洁的意象传达深层的哲理。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