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
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
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
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
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
白话文翻译:
我感到惭愧的是这双眼睛,曾经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我既不喜爱端正的容貌,也不对丑陋的人心生厌恶。
面对异国的色彩,何必白白起尘,生出妄念?
低下头来观察自己的形相,发现其中没有一处是真实的。
身心如同幻影般变化,眼中满是对亲人的怨恨已然消失。
注释:
- 惭愧:内心感到羞愧、不安。
- 一双眼:指代自己的眼睛,象征观察与判断。
- 数般人:指形形色色的人,表达对不同人群的见识。
- 端正:指容貌端正的人。
- 丑陋:指容貌不佳的人。
- 妄起尘:不必要的杂念或烦恼。
- 自形相:自己观察自己的形象。
- 身心如幻化:身体和心灵如同幻影般的变化。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的典故,但“身心如幻化”可与佛教中“万物皆空”的哲学思想相联系,强调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多为清新淡雅,擅长表达内心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庞蕴观察社会与人性之时所作,反映出他对人性与外在美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诗偈 其三十三》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外貌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以“惭愧”二字道出内心的感受,显示了诗人对自己眼睛所见的反思。面对不同的人,诗人没有偏见,既不喜爱美丽,也不厌恶丑陋,这种超然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外在评判的放下。接着,诗人提出“异国色”的概念,暗示世俗的纷扰与妄念,认为这些都不值得在意。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低头自省,发现自身的形相并不真实,进一步引申出“身心如幻化”,强调了存在的无常。最后一句“满眼没怨亲”则表明,经过内心的沉淀,诗人已经消除了对亲人的怨恨,展现了一种和谐的心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惭愧一双眼:自责于自己的眼睛,感到自己看到了很多人。
- 曾见数般人:经历了众多的人,反映出社会的多样性。
- 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对美丑的冷静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脱。
- 当头异国色:面对不同文化与人种,不必妄加评判。
- 低头自形相:自我审视,反思自己的真实存在。
- 都无一处真:对自我认识的失落,知觉的幻灭。
- 身心如幻化:人生如梦,强调生命的短暂。
- 满眼没怨亲:对亲情的释怀,心灵的解脱。
-
修辞手法:
- 对仗:“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形成对称,强调了诗人的态度。
- 比喻:“身心如幻化”将生命比作幻影,传达出无常的哲理。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外貌的无常,表达了对世俗评价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眼睛:象征观察与判断,代表内心的认知。
- 人:多样的人性,反映社会的复杂。
- 异国色:象征文化的差异与外在的繁华。
- 幻化:象征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外貌的态度是: A. 喜爱端正
B. 厌恶丑陋
C. 超然冷静
D. 无所谓 -
“身心如幻化”指的是: A. 生命的真实
B. 生命的短暂
C. 对亲情的怨恨
D. 对外界的认可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体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 李白的《将进酒》:探讨人生短暂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庞蕴与王维在对人性与自然的描写,庞蕴更注重内心的自省,而王维则倾向于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庞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