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其一 夏日题壁》

时间: 2025-01-27 03:26:04

池塘清思,菡萏红生腻。

凉正嫩,人初起。

榴残犹灼火,竹稚齐摇翠。

闻巧哢,画眉能搅西堂睡。

柏子抽烟细,蟹眼潮刚沸。

时坐卧,浓阴底。

屐黏苔藓晕,衣惹荼蘼刺。

还生受,桃笙簟滑凉于水。

意思解释

千秋岁 其一 夏日题壁

原文展示:

池塘清思,菡萏红生腻。凉正嫩,人初起。榴残犹灼火,竹稚齐摇翠。闻巧哢,画眉能搅西堂睡。柏子抽烟细,蟹眼潮刚沸。时坐卧,浓阴底。屐黏苔藓晕,衣惹荼蘼刺。还生受,桃笙簟滑凉于水。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池塘旁,清新的思绪涌现,红色的荷花悄然绽放,清凉的气息正好,正是人们刚刚起床的时候。榴花虽然凋谢,但仍然如火般灼热,幼嫩的竹子齐齐摇曳着翠绿的枝叶。耳边传来画眉鸟的啼鸣,打扰了西堂的美梦。柏树吐出的烟雾细腻,蟹眼的潮水刚刚开始沸腾。此时我在浓密的阴影下或坐或卧,木屐沾染着苔藓,衣服被荼蘼的刺扎着。还感受到,桃花的笙声在水面上滑过,带来丝丝凉意。

注释:

  • 菡萏:即荷花,古代常用作美丽的象征。
  • :指石榴,象征热烈的情感。
  • 画眉:一种鸟,因鸣声清脆悦耳而得名。
  • 柏子:柏树的种子,常用作香料。
  • 蟹眼:指潮水与蟹的眼睛,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波动。
  • 荼蘼:一种植物,常用作刺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尔堪,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夏日,描写了夏日池塘的静谧与清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夏日的宁静与生机。开篇“池塘清思,菡萏红生腻”便勾勒出一幅清爽的画面,荷花的色彩鲜艳而生动,仿佛在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和谐的对话。紧接着,作者通过对榴花和竹子的描绘,表现出夏日的热情与活力,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热烈又有清凉的感觉。

诗中“闻巧哢,画眉能搅西堂睡”一句,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结合,画眉鸟的鸣叫打破了宁静,揭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接下来的描述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从柏子散发的烟雾到潮水的涌动,无不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夏日的清新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切向往,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诗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池塘清思,菡萏红生腻”:池塘边的清新思绪,红色的荷花悄然绽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凉正嫩,人初起”:凉意正浓,恰逢人们刚刚起床,表现出早晨的清新与活力。
    • “榴残犹灼火,竹稚齐摇翠”:即使榴花凋谢,仍然焕发着热情,竹子摇曳生姿,生动展现夏日的生机。
    • “闻巧哢,画眉能搅西堂睡”:画眉鸟的鸣叫打乱了睡梦,暗示自然的声音对人的影响。
    • “柏子抽烟细,蟹眼潮刚沸”:细腻的柏树烟雾和刚刚翻涌的潮水,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 “时坐卧,浓阴底”:在浓密的阴影下,展现了夏日的闲适与惬意。
    • “屐黏苔藓晕,衣惹荼蘼刺”:细腻的描述,让人感受到自然的触感和生活的细节。
    • “还生受,桃笙簟滑凉于水”:桃花的笙声带来清凉的感受,完美地收尾了整首诗。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坐卧”和“浓阴”,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结合,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通过描绘鸟鸣的方式,赋予自然以生命。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夏日池塘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池塘: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荷花:代表着纯洁与美好,常用以象征女子的美德。
  • 榴花:象征热烈的情感,表现生活的热情。
  • 画眉鸟:代表着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活力。
  • 柏树烟:象征着一种清新、淡雅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菡萏”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牡丹
    C. 茉莉
    D. 兰花

  2. 诗中“榴残犹灼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热烈
    C. 宁静
    D. 疲惫

答案:1.A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曹尔堪的《千秋岁》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曹尔堪更侧重于夏日的宁静与生机,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