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

时间: 2025-02-04 13:40:30

镜中老翁谁?

非得少年我。

诵书如布谷,拈出无一可。

又非富贵逼,弃去自不果。

无功博一饱,有罪当万坐。

老境最堪笑,作计日益左。

正似鸠拙巢,不及蚕自裹。

霜寒衣未赎,瑟缩附残火。

作诗数十年,所得良琐琐。

弱松困蔓缠,何日见磊砢?

洞庭可远游,秋风思捩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览镜
作者: 陆游 〔宋代〕

镜中老翁谁?非得少年我。
诵书如布谷,拈出无一可。
又非富贵逼,弃去自不果。
无功博一饱,有罪当万坐。
老境最堪笑,作计日益左。
正似鸠拙巢,不及蚕自裹。
霜寒衣未赎,瑟缩附残火。
作诗数十年,所得良琐琐。
弱松困蔓缠,何日见磊砢?
洞庭可远游,秋风思捩舵。

白话文翻译:

镜子里的老人是谁?其实是我这个曾经的少年。
读书的声音像布谷鸟鸣叫,所说的却一无所获。
这并不是富贵之逼迫,而是我自愿放弃的结果。
没有功名利禄,只求一时的饱足,却因罪而遭受万般惩罚。
老年的境遇最值得一笑,计划日渐复杂。
就像鸠鸟的窝建得很拙劣,还不如蚕自己包裹。
寒霜未能赎回我的衣衫,我在残火旁瑟缩而坐。
写诗数十年,却得到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琐碎。
那弱小的松树被藤蔓缠绕,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巍峨的岩石?
洞庭湖可以远游,但秋风让我更想掌舵。

注释:

  • 镜中老翁:镜子中映现出的老者,指代自己年老的样子。
  • 布谷:布谷鸟,鸣叫声清脆,常用来形容读书声。
  • 富贵逼:富贵的压力。
  • 博一饱:追求一时的满足。
  • 老境:老年的境地。
  • :鸠鸟,形容巢穴简单。
  • 霜寒衣未赎:寒霜中衣衫未能得到温暖。
  • 瑟缩:缩紧,形容寒冷。
  • 磊砢:形容坚硬的石头。
  • 捩舵:掌舵,指引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作品以爱国情怀和深厚的生活体验著称。陆游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反思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经历了政治失意与生活困顿后,诗中的自我省察显得尤为深刻,表达了对自身老去与无奈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在《览镜》中通过镜子这一意象,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和内心的真实感受。开篇便设下悬念,镜中的老人让他不禁思考自身的变化,昔日的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诗中充满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陆游以“诵书如布谷”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读书的无果,虽努力不懈却无所收获,传达了他对学问的渴求与现实的失落感。

而“无功博一饱,有罪当万坐”则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认为人生的追求不应仅限于物质的满足,而是应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充实。诗的后半部分,陆游通过自然意象表现了自己的孤独与困境,像“鸠拙巢”与“蚕自裹”,前者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后者则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老年的戏谑与无奈,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仍要保持一份幽默和豁达的态度。陆游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塑造了一个历经风雨的老者形象,令读者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镜中老翁谁?非得少年我。”:自问镜中老人的身份,意识到自己已不再年轻。
    • “诵书如布谷,拈出无一可。”:读书的努力却没有收获,感到失落。
    • “又非富贵逼,弃去自不果。”:不因富贵的逼迫,而是自愿放弃追求。
    • “无功博一饱,有罪当万坐。”:没有功名却享受一时的满足,反而因过错受罚。
    • “老境最堪笑,作计日益左。”:笑谈老年的无奈和复杂的思考。
    • “正似鸠拙巢,不及蚕自裹。”:比喻自己的处境,感到无能为力。
    • “霜寒衣未赎,瑟缩附残火。”:寒冷中感到无助,依靠着微薄的温暖。
    • “作诗数十年,所得良琐琐。”:写诗多年,所获微薄,感到失落。
    • “弱松困蔓缠,何日见磊砢?”:描绘了被困的状态,质疑何时能摆脱困境。
    • “洞庭可远游,秋风思捩舵。”:欲远游洞庭,秋风中思考人生的方向。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鸠拙巢”与“蚕自裹”来形象表达自己的无奈与自保。
    • 对仗:如“无功博一饱,有罪当万坐”,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老年人生的沉思与无奈,揭示了陆游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镜子:象征自我反思与内心的真实。
  • 老翁:代表岁月的流逝与衰老的无奈。
  • 布谷鸟:象征着读书的努力与无果。
  • 鸠鸟的巢:表现无能为力的处境。
  • 弱松与残火: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览镜》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镜子
    B. 山水
    C. 桃花

  2. 诗中提到的“诵书如布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读书的乐趣
    B. 读书的无果
    C. 读书的辛苦

  3. “无功博一饱”中“无功”指的是什么? A. 没有功名
    B. 没有钱财
    C. 没有朋友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沉思与对社会的关怀。陆游更侧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沧桑。两位诗人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透过个人经历反映出深刻的人生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镜中老翁谁?下一句是什么

非得少年我。上一句是什么

非得少年我。下一句是什么

诵书如布谷,拈出无一可。上一句是什么

诵书如布谷,拈出无一可。下一句是什么

又非富贵逼,弃去自不果。上一句是什么

又非富贵逼,弃去自不果。下一句是什么

无功博一饱,有罪当万坐。上一句是什么

无功博一饱,有罪当万坐。下一句是什么

老境最堪笑,作计日益左。上一句是什么

老境最堪笑,作计日益左。下一句是什么

正似鸠拙巢,不及蚕自裹。上一句是什么

正似鸠拙巢,不及蚕自裹。下一句是什么

霜寒衣未赎,瑟缩附残火。上一句是什么

霜寒衣未赎,瑟缩附残火。下一句是什么

作诗数十年,所得良琐琐。上一句是什么

作诗数十年,所得良琐琐。下一句是什么

弱松困蔓缠,何日见磊砢?上一句是什么

镜中老翁谁?下一句是什么

非得少年我。上一句是什么

非得少年我。下一句是什么

诵书如布谷,上一句是什么

诵书如布谷,下一句是什么

拈出无一可。上一句是什么

拈出无一可。下一句是什么

又非富贵逼,上一句是什么

又非富贵逼,下一句是什么

弃去自不果。上一句是什么

弃去自不果。下一句是什么

无功博一饱,上一句是什么

无功博一饱,下一句是什么

有罪当万坐。上一句是什么

有罪当万坐。下一句是什么

老境最堪笑,上一句是什么

老境最堪笑,下一句是什么

作计日益左。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