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项羽》

时间: 2025-02-04 16:16:15

齐王元在籍军中,万马朱幩揕掩袂,甘与枭雏作妇翁,更何面目见江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王元在籍军中,万马朱幩揕掩袂,甘与枭雏作妇翁,更何面目见江东。

白话文翻译:

齐王元在军中,万马奔腾的红尘中,甘愿与枭雄的雏鸟共度余生,又怎能再去面对江东的故乡呢?

注释:

  • 齐王元:指的是齐国的王,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位统治者。
  • 籍军中:指在军队中,身处战场。
  • 万马朱幩:形容战马如潮水般奔腾,朱幩指的是红色的马具,象征气势磅礴。
  • 甘与枭雏作妇翁:甘愿与枭雄的幼雏一起生活,强调一种无奈的妥协。
  • 面目见江东:指的是面对故乡江东的情形,表示一种羞愧或不堪的情绪。

典故解析:

  • 项羽与江东:项羽是楚汉之争的英雄,最终因失败而无颜再见故乡江东,诗中提及此典故,传达了英雄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字仲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咏史诗著称,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及事件,风格多沉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时代背景下,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英雄项羽的同情和对其悲惨命运的反思,反映了士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历史英雄项羽在失败后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在紧张激烈的战场氛围中,诗人以“万马朱幩”来形象化战争的壮烈和无常,富有视觉冲击力。而“甘与枭雏作妇翁”则深刻揭示了英雄在无奈选择下的屈辱与屈从,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无情讽刺。最后一句“更何面目见江东”,不仅是对项羽的自我质疑,更是对历史的反思,令人感到英雄难以自处的悲哀。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英雄命运的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齐王元在籍军中”:描绘了齐王元的身处环境,暗示着他在战场的孤独与无助。
    • “万马朱幩揕掩袂”:夸张的描写了战场的壮阔与危险,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 “甘与枭雏作妇翁”:表现了英雄的屈辱与妥协,充满了无奈。
    • “更何面目见江东”:表达了对失败的深切反思与自责。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万马朱幩”比喻战场的喧嚣与混乱。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夸张:通过夸大的手法表现战场的气势。
  •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围绕着英雄的失落与无奈,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士人对过去辉煌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万马: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壮烈。
    • 朱幩:代表了辉煌与气势。
    • 枭雏:象征着无辜与屈辱的处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马朱幩”指的是什么?

    • A. 战场的景象
    • B. 平静的河流
    • C. 美丽的花园
  2. “甘与枭雏作妇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英雄的骄傲
    • B. 英雄的屈辱
    • C. 英雄的快乐
  3. 诗中提到的“江东”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蜀相》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诗更侧重于历史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李白的作品则强调豪放与纵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历史人物与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