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时间: 2025-01-26 02:32:2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作者: 崔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供帐何煌煌,公其抚朔方。
群僚咸饯酌,明主降离章。
关塞重门下,郊岐禁苑傍。
练兵宜雨洗,卧鼓候风凉。
炎景宁云惮,神谋肃所将。
旌摇天月迥,骑入塞云长。
赫赫皇威振,油油圣泽滂。
非惟按车甲,兼以正封疆。
叱咤阴山道,澄清瀚海阳。
虏垣行决胜,台座伫为光。
白话文翻译:
这供帐华丽而明亮,您将要巡抚北方。
群臣都在为您送行,明主颁布了离别的诏书。
关隘重重,门下威严,郊外小路旁禁苑环绕。
练兵的时候最好能下场雨,鼓声在风中静候凉爽。
炎热的天气总让人畏惧,神明的谋略使人肃然起敬。
旌旗在天际摇曳,骑兵进入了云层之上。
伟大的皇威震撼四方,圣恩如滂沱大雨。
不仅要检查车甲,还要确保边疆的安宁。
在阴山之路上发号施令,澄清瀚海的阳光。
面对敌人的围墙,胜利的等待显得格外光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煌煌:光辉灿烂的样子。
- 抚:治理,安抚。
- 饯酌:送别时饮酒,表示祝福。
- 关塞:指防守的关口和城塞。
- 练兵:进行军事训练。
- 叱咤:发出威严的号令,声音洪亮。
- 虏垣:敌人的围墙。
典故解析:
- 明主降离章:指的是皇帝下诏书,和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关怀和重视。
- 赫赫皇威:体现了皇权的崇高与威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禹锡,字子云,号宗之,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赋。其作品多描绘现实生活,情感真挚,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稳固与边疆安宁的时期,表达了对张说即将出任边境巡抚的送别之情。
诗歌鉴赏: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壮志的诗作,透过崔禹锡的笔触,将巡边的庄重与期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开篇即以华丽的“煌煌”供帐引入,表现了国君对张说的重视,接着描绘了送别场景,群臣的饯行,显得既热闹又正式。诗中提到的“练兵宜雨洗”,则表达了对边疆安定的期望,体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全的关切。
中间部分通过描绘旌旗摇曳、骑兵出征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的气势与士气,表现出对胜利的渴望与自信。“赫赫皇威振,油油圣泽滂”,使人感受到皇帝的威严与恩泽无处不在。在最后几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边疆,强调了巡边的重要性,既是对将士们的期望,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全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崔禹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供帐何煌煌:描绘供奉的帐篷光辉灿烂,象征国家的繁荣。
- 公其抚朔方:提到张说即将治理北方。
- 群僚咸饯酌:众多官员为张说送行,气氛热烈。
- 明主降离章:皇帝下达的离别诏书,表达了对张说的器重。
- 关塞重门下:关口重重,治边的任务艰巨。
- 郊岐禁苑傍:描绘边境环境,预示行程的艰难。
- 练兵宜雨洗:希望能有雨水洗净兵器,寓意强军。
- 卧鼓候风凉:鼓声静候,意味着准备随时出征。
- 炎景宁云惮:热天气令人畏惧,表现出对恶劣环境的担忧。
- 神谋肃所将:对将领的筹划与指挥的信赖。
- 旌摇天月迥:旌旗在空中摇曳,士兵浩荡而出。
- 骑入塞云长:骑兵进入边塞,显现出壮阔的场面。
- 赫赫皇威振:皇权的威严,令人敬畏。
- 油油圣泽滂:皇帝恩泽如雨,滋润四方。
- 非惟按车甲:不仅要检查兵器。
- 兼以正封疆:还需确保边疆安宁。
- 叱咤阴山道:在阴山发号施令,体现指挥的雄风。
- 澄清瀚海阳:阳光普照,象征胜利的光辉。
- 虏垣行决胜:面对敌围,决胜在即。
- 台座伫为光:胜利的光辉等待着到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炎景宁云惮,神谋肃所将”,工整的对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圣泽滂”形容皇帝的恩惠,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送别张说,表现了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和对边防重任的重视,抒发了诗人对将士的信任与对胜利的期盼,体现了忠诚与壮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供帐:象征国家的重视与繁荣。
- 旌旗:体现出军队的气势与士气。
- 皇威: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 边疆:代表着国家的安全与边防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煌煌”是指什么?
- A. 太阳的光辉
- B. 供帐的华丽
- C. 士兵的气势
-
“练兵宜雨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 A. 对天气的无奈
- B. 对士兵的期待
- C. 对战争的渴望
-
诗中“赫赫皇威振”是指什么?
- A. 皇帝的威严
- B. 将领的指挥
- C. 士兵的勇气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崔禹锡的《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与李白的《送友人》都涉及送别主题,但崔诗更侧重于边防与国家的安宁,而李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