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章戴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9:1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章戴二首 其二
作者:刘克庄 〔宋代〕
曾向明时雪李邕,又闻名在聘贤中。
忆言鸱吻施茅屋,忍见龟趺立柏宫。
杯酒昔常陪贺老,只鸡终待哭乔公。
情知客泪先难制,邻笛那堪咽晚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感慨。曾经在明时与李邕一同赏雪,如今听闻他的名声仍在贤士之间流传。忆起当年的话语犹如鸱吻装饰着茅屋,心中却难忍看到龟趺立于柏宫。往昔的杯酒常伴贺老,如今只剩鸡鸣声中等待乔公的哭声。感情深知客泪难以自制,邻家的笛声在晚风中显得格外哀伤。
注释
- 李邕:指唐代著名书法家,因其名声显赫,诗人用以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鸱吻:古代建筑装饰的一种,形状像鸱鸟的吻,诗中象征着美好与辉煌。
- 龟趺:古代碑刻的底座,多为龟形,象征长寿与坚韧。
- 贺老:指贺知章,唐代诗人,以高龄和才华著称。
- 乔公:指乔维岳,唐代大诗人,诗人用其名引出哀伤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词和文。其诗风格豪放,富有个人情感,关注社会与历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中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怀旧表达对过往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过章戴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怀旧诗,诗中不仅展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惆怅。诗的开头通过回忆与李邕的过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提到的“鸱吻施茅屋”与“龟趺立柏宫”,对比鲜明,前者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与辉煌,后者则暗示了现实的沉重与不堪。酒宴的往昔与今朝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哀伤。最后一句“邻笛那堪咽晚风”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细腻地描绘了在孤独的夜晚,邻家的笛声在风中显得格外伤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于友情、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向明时雪李邕”:回忆与李邕一同在明亮的雪中赏景,暗示了美好的过往。
- “又闻名在聘贤中”:李邕的名声依旧在贤士中流传,显示了他的才华与成就。
- “忆言鸱吻施茅屋”:回忆起昔日的谈话,犹如鸱吻装饰,象征着美好与亲切。
- “忍见龟趺立柏宫”:却难忍看到龟趺矗立于柏宫,暗示现实的沉重与无奈。
- “杯酒昔常陪贺老”:过去的酒宴常常陪伴贺老,展现出昔日的欢愉。
- “只鸡终待哭乔公”:如今只剩鸡鸣声中等待乔公的哭声,表现出孤独与哀伤。
- “情知客泪先难制”:内心明白,眼泪难以自制,情感真挚。
- “邻笛那堪咽晚风”:邻家的笛声在晚风中显得格外凄凉,增强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昔的美好与现实的沉重进行对比。
- 拟人:笛声被赋予情感,与风共同营造出伤感的氛围。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表达了时间带来的无奈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美好,代表着美好回忆。
- 龟趺:象征长久与坚韧,反映现实的沉重。
- 鸡鸣:象征孤独与等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笛声:象征哀伤与思念,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李邕”是哪个朝代的著名书法家?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鸱吻施茅屋”中的“鸱吻”象征什么?
A. 哀伤
B. 美好
C. 忧愁
D. 孤独 -
诗的最后一句“邻笛那堪咽晚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怀念
C. 伤感
D. 愤怒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怀念亲人,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过章戴二首》与《静夜思》: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刘克庄更多地融入了对友谊的追忆,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