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1-11 01:22:20

板与曾至郑,灵輤此归周。

行哭人增慕,凝笳月正秋。

九原开祔穴,故土覆新丘。

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

板与曾至郑,灵輤此归周。
行哭人增慕,凝笳月正秋。
九原开祔穴,故土覆新丘。
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李康靖少傅夫人的追悼之情。诗人提到曾经的相聚,感叹如今灵魂已归于故土。随着送葬的人越来越多,哀伤的情绪也愈加浓厚。月光下的笳声悠扬,正值深秋时节,令人倍感伤怀。李夫人安息于九原之地,故乡的土地已被新坟覆盖。年终岁末,寒松之下,留守在此的孝子依旧在守望。

注释:

  • :木板,指代棺材。
  • 灵輤:灵魂的灵车,指送葬的车。
  • 凝笳:笳声凝聚,表示哀乐。
  • 九原:古代指代墓地。
  • 茅苫:茅草盖,指代朴素的生活状态。
  • 孝子:指对父母有孝心的子女。

典故解析:

  • 九原:古代中国对埋葬的称呼,常用来象征死者的归宿。
  • 寒松:松树常青,象征坚韧和长久,常用于表达对逝者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尧,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与古文,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为李康靖少傅夫人送行之际,表现了他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丧失亲人的普遍哀痛。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是一首表达深切怀念与哀悼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发,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结合在一起。开头两句,通过“板与曾至郑,灵輤此归周”引入送葬的场景,既有对李夫人的追思,也暗含了对生离死别的哲学思考。而后几句,描绘了送葬时人们的哀痛和浓厚的秋意,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悲凉的氛围。尤其是“九原开祔穴,故土覆新丘”,在表达对逝者的追忆同时,也让人在时光流转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流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对逝者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板与曾至郑:这里的“板”指棺材,暗示着死亡与葬礼,“曾至郑”表示曾经的相聚已成往事。
  2. 灵輤此归周:灵车返回故乡,暗示逝者的灵魂已归于故土。
  3. 行哭人增慕:送葬的人越来越多,代表着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愈加深厚。
  4. 凝笳月正秋:夜色中笳声悠扬,正值深秋,渲染了哀伤的氛围。
  5. 九原开祔穴:逝者安息于墓地,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6. 故土覆新丘:故乡的土地上新建的坟墓,隐含着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7. 岁晏寒松下:年末时节,在寒松下感受到生命的凋零。
  8. 茅苫孝子留:留守的孝子依旧在守望,表现出对逝者的不舍与孝心。

修辞手法:

  • 意象:使用“寒松”、“月”、“笳声”等意象,营造出清冷的氛围,增强了哀悼的情感。
  • 对仗:全诗的句式整齐,形成了和谐的音律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忆,表现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对亲人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寒松:象征着坚韧与长久,表达对逝者的追思。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生命的无常。
  • 笳声:引发对逝者的情感共鸣,渲染哀伤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灵輤”指的是: A. 棺材
    B. 灵车
    C. 墓地
    D. 逝者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九原开祔穴”,意指__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逝者的安息之地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哀江头》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加聚焦在兄弟之情。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哀伤,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出深厚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