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和袁海潜韵》

时间: 2025-01-11 20:06:29

素姿惊眼旧全非,百姓寻常识者稀。

向月似看双练去,开帘疑放一鹇归。

知餐雪液通仙骨,解剪霓绡作舞衣。

定是阿娇钗上玉,却来金屋化双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燕和袁海潜韵 沈周 〔明代〕 素姿惊眼旧全非,百姓寻常识者稀。 向月似看双练去,开帘疑放一鹇归。 知餐雪液通仙骨,解剪霓绡作舞衣。 定是阿娇钗上玉,却来金屋化双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燕的美丽与神秘。诗中,白燕的素雅姿态令人惊艳,但这种美丽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见。它在月光下飞翔,宛如两条白练飘动,打开窗帘时,仿佛放飞了一只白鹇。白燕似乎能饮用雪水,拥有仙骨,能剪裁彩虹般的丝绸制作舞衣。它必定是阿娇钗上的玉石,现在却化作双燕在金屋中飞翔。

注释: 字词注释:

  • 素姿:素雅的姿态。
  • 惊眼:令人惊艳。
  • 双练:两条白练,比喻白燕在月光下的飞翔。
  • 一鹇:一只白鹇,一种美丽的鸟。
  • 雪液:雪水。
  • 仙骨:仙人的骨骼,比喻白燕的非凡。
  • 霓绡:彩虹般的丝绸。
  • 阿娇:汉武帝的宠妃,此处比喻美丽的女子。
  • 金屋:华丽的房屋。

典故解析:

  • 阿娇钗上玉:出自汉武帝与宠妃阿娇的故事,比喻珍贵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画著称。这首诗通过对白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应袁海潜之邀所作,通过对白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白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的向往。诗中,白燕的素雅姿态令人惊艳,但这种美丽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见。它在月光下飞翔,宛如两条白练飘动,打开窗帘时,仿佛放飞了一只白鹇。白燕似乎能饮用雪水,拥有仙骨,能剪裁彩虹般的丝绸制作舞衣。它必定是阿娇钗上的玉石,现在却化作双燕在金屋中飞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白燕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素姿惊眼旧全非,百姓寻常识者稀。
    • 白燕的素雅姿态令人惊艳,但这种美丽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见。
  2. 向月似看双练去,开帘疑放一鹇归。
    • 白燕在月光下飞翔,宛如两条白练飘动,打开窗帘时,仿佛放飞了一只白鹇。
  3. 知餐雪液通仙骨,解剪霓绡作舞衣。
    • 白燕似乎能饮用雪水,拥有仙骨,能剪裁彩虹般的丝绸制作舞衣。
  4. 定是阿娇钗上玉,却来金屋化双飞。
    • 白燕必定是阿娇钗上的玉石,现在却化作双燕在金屋中飞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向月似看双练去”,将白燕在月光下的飞翔比作两条白练。
  • 拟人:如“知餐雪液通仙骨”,赋予白燕饮用雪水和拥有仙骨的能力。
  • 对仗:如“素姿惊眼旧全非,百姓寻常识者稀”,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白燕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的向往。白燕的美丽和神秘,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超越世俗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素姿:素雅的姿态,象征美丽与纯洁。
  • 双练:两条白练,比喻白燕在月光下的飞翔,象征轻盈与飘逸。
  • 雪液:雪水,象征纯净与高贵。
  • 霓绡:彩虹般的丝绸,象征美丽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向月似看双练去”中的“双练”比喻什么? A. 白燕的翅膀 B. 白燕在月光下的飞翔 C. 白鹇的羽毛 D. 白燕的舞衣
  2. 诗中“知餐雪液通仙骨”表达了什么? A. 白燕能饮用雪水 B. 白燕拥有仙骨 C. 白燕能剪裁彩虹般的丝绸 D. 白燕是阿娇钗上的玉石
  3. 诗中“定是阿娇钗上玉”中的“阿娇”指的是谁? A. 汉武帝的宠妃 B. 诗人沈周的妻子 C. 诗人袁海潜的妻子 D. 诗人沈周的宠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忧虑。
  • 王维《鸟鸣涧》:通过对山涧中鸟鸣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宁静之美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沈周《白燕和袁海潜韵》: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时局的忧虑,而沈周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