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春)》
时间: 2025-04-28 18:49: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声声慢(春) 赵佶 〔宋代〕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 沈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 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 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 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 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 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白话文翻译:
宫中的梅花粉嫩淡雅,岸边的柳树金黄均匀,京城突然庆祝春天的归来。 皇宫的正门,搭建着彩棚,仿佛是仙境蓬莱。 深沉的洞天在傍晚时分,宝车归来,花满钧台。 在轻烟中,不知是谁让金莲在陆地上齐开。 到处都是笙歌热闹非凡,香鞯随着,雕轮发出隐隐的轻雷声。 万家的帘幕,千步的锦绣相互挨着。 银蟾皓月如同白昼,共同乘欢的人们怎忍心归来。 疏钟声断,听着行歌仍在禁街回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宫梅:宫中的梅花。
- 岸柳:岸边的柳树。
- 皇州:指京城。
- 凤阙:皇宫的正门。
- 棚山:搭建的彩棚。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 沈沈:深沉的样子。
- 洞天:道教中的仙境。
- 宝舆:宝车。
- 钧台:宫中的高台。
- 金莲:指金色的莲花。
- 触处:到处。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
- 香鞯:装饰华丽的马鞍。
- 雕轮:雕刻精美的车轮。
- 银蟾:指月亮。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禁街:宫中的街道。
典故解析:
- 蓬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蓬莱是东海上的一个仙岛,常被用来比喻仙境或理想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佶,即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擅长书法、绘画和诗词。他的诗词多表现宫廷生活和自然美景,风格典雅华丽。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宫廷的盛景,通过宫梅、岸柳、彩棚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宫廷的繁华。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宫廷生活的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宫廷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的梅花、岸边的柳树、彩棚搭建的仙境般的场景,以及夜晚的皓月和笙歌。诗中“宫梅粉淡,岸柳金匀”一句,以淡雅的色彩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而“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则展现了宫廷的繁华和仙境般的美丽。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通过对春天宫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宫廷生活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宫中的梅花粉嫩淡雅,岸边的柳树金黄均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 皇州乍庆春回:京城突然庆祝春天的归来,表达了春天的喜悦。
-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皇宫的正门,搭建着彩棚,仿佛是仙境蓬莱,展现了宫廷的繁华。
- 沈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深沉的洞天在傍晚时分,宝车归来,花满钧台,描绘了宫廷的夜晚。
- 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在轻烟中,不知是谁让金莲在陆地上齐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到处都是笙歌热闹非凡,香鞯随着,雕轮发出隐隐的轻雷声,描绘了宫廷的热闹。
- 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万家的帘幕,千步的锦绣相互挨着,展现了宫廷的繁华。
- 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银蟾皓月如同白昼,共同乘欢的人们怎忍心归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留恋。
- 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疏钟声断,听着行歌仍在禁街回荡,描绘了宫廷的夜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中,将彩棚比喻为仙境蓬莱。
- 拟人:如“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中,将金莲拟人化,仿佛有人让它在陆地上齐开。
- 对仗:如“宫梅粉淡,岸柳金匀”中,宫梅与岸柳,粉淡与金匀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宫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宫廷生活的赞美。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生机和宫廷繁华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梅:宫中的梅花,象征春天的生机。
- 岸柳:岸边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凤阙:皇宫的正门,象征宫廷的繁华。
- 棚山:搭建的彩棚,象征仙境般的美丽。
- 银蟾:指月亮,象征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宫梅粉淡,岸柳金匀”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宫廷 B. 秋天的宫廷 C. 夏天的宫廷 D. 冬天的宫廷
-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中的“蓬莱”是指什么? A. 皇宫的正门 B. 搭建的彩棚 C. 传说中的仙境 D. 宫中的高台
-
诗中“银蟾皓月如昼”中的“银蟾”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灯笼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宴会的欢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赵佶的《声声慢(春)》与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赵佶的诗更侧重于宫廷的繁华,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宴会的欢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词三百首》
- 《宋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