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纪丞相挽诗》

时间: 2025-01-11 16:42:33

已矣经邦业,茫然造物心。

人生固有定,天意颇难谌。

此日嗟亡鉴,当年用作霖。

吾皇方愿治,十事想遗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矣经邦业,茫然造物心。
人生固有定,天意颇难谌。
此日嗟亡鉴,当年用作霖。
吾皇方愿治,十事想遗箴。

白话文翻译:

这已经是治理国家的事业结束了,心中感到茫然,无法理解造物的意图。
人生本有定数,然而天意却难以揣测。
今天感叹失去的鉴赏能力,曾经的日子就如同甘霖般滋润。
我皇帝正想要治国,然而十件事情却想要遗留下警示。

注释:

  • 已矣:表示事情的结束。
  • 经邦业:治理国家的事业。
  • 茫然:迷茫、不知所措。
  • 造物心:指造物主的意图或天意。
  • 固有定:人生有其固定的命运。
  • 天意:上天的旨意或安排。
  • 亡鉴:失去鉴别、判断的能力。
  • :甘霖,指细雨,象征滋润和恩惠。
  • 吾皇:我皇帝,指当时的统治者。
  • 遗箴:留下的警示或训诫。

典故解析:

“造物心”意指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涉及到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古人常认为命运由天意主宰,强调人生的无常和命定。在文学中,甘霖常用来比喻恩泽和美好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允中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其诗作多描绘人生哲理、自然景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为悼念李伯纪丞相而作,表现出对政治环境的反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李伯纪是当时的重要政治人物,诗中流露出对其治国理政的认同与追思。

诗歌鉴赏:

这首《李伯纪丞相挽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首句“已矣经邦业”直接进入主题,表达了对李伯纪丞相离世的哀伤和对其治国成就的赞叹。接下来的“茫然造物心”则显示出作者对宇宙自然法则的困惑,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悲伤逐渐转向思索,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认同与对天意的无奈。尤其是“此日嗟亡鉴”一句,将个人对过往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结合在一起,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皇帝治国理政的期待。

诗中用典雅的语言构建出丰富的意象,既有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统治者的殷切期望。诗人通过对李伯纪的追忆,折射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显示了宋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矣经邦业:表示李伯纪的政治事业已结束,感叹其离世。
  2. 茫然造物心:诗人感到困惑,不明白宇宙的奥秘。
  3. 人生固有定:承认人生的命运是固定的。
  4. 天意颇难谌:天意难以揣测,反映出对命运的不确定性。
  5. 此日嗟亡鉴:今天对失去的鉴别能力感到惋惜。
  6. 当年用作霖:回忆过去的日子如同甘霖般恩泽。
  7. 吾皇方愿治:表达对皇帝治国的期望。
  8. 十事想遗箴:预示十件事情的教训与警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喻为甘霖,传达出滋润和幸福的感觉。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治国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邦业:象征政治事业和历史成就。
  • 造物心:代表宇宙的意图和命运。
  • :象征恩泽和滋润,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已矣经邦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愉快
    • B. 哀伤
    • C. 愤怒
    • D. 迷惘
  2. “人生固有定,天意颇难谌”这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人生无常
    • B. 人生可掌控
    • C. 天意显而易见
    • D. 人生幸福
  3. “吾皇方愿治”中“愿治”指的是?

    • A. 渴望归隐
    • B. 希望治理国家
    • C. 想要休息
    • D.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和《李伯纪丞相挽诗》都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后者则强调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
  • 《静夜思》通过思乡情绪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李伯纪丞相挽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词典》
  •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