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

时间: 2025-04-27 17:56:08

翠羽雕虫日日新,翰林工部欲何神。

自悲由瑟无弹处,今作关西门下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
窦牟 〔唐代〕

翠羽雕虫日日新,
翰林工部欲何神。
自悲由瑟无弹处,
今作关西门下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每天都有新鲜的翡翠和精美的虫子在市场上交易,翰林院的官员们又能有什么高深的神韵呢?我只感到悲伤,因为没有琴弦可以弹奏,现在我只能做一个关西的门下人。

注释:

  • 翠羽:指的是翠色的羽毛,象征着华丽和珍贵的事物。
  • 雕虫:指精雕细刻的虫子,形容细小而华丽的工艺品。
  • 翰林:指的是翰林院,唐代的一个重要文人机构。
  • 工部:指工部尚书,掌管工匠和建筑的官员。
  • 由瑟:指琴瑟,古代乐器,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 关西:指关中地区的西部,常用来指代一些地方的小官吏。

典故解析:

  • 关西门下人:此处“门下人”指的是地位较低的官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的感慨和无奈。
  • :古代的弦乐器,代表文人的气质和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窦牟,唐代诗人,生平大致生活于公元8世纪。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收到杨侍郎赠送的诗作后所作,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高层文人生活的羡慕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感伤。开头两句以“翠羽雕虫”描绘了繁华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失落。诗中提到的“翰林工部”,不仅指代了当时的官场,也隐喻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羡慕与追求。接着,诗人自嘲地提到“无弹处”,显示出他内心的悲凉与对音乐、艺术生活的渴望。然而,最后一句“今作关西门下人”则直白地表露出诗人对自己地位的认知,表达了他对自己仕途的无奈与不甘。这首诗透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具有人文关怀的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翠羽雕虫日日新:描绘了市场上新鲜的珍品,象征着繁华的生活。
    • 翰林工部欲何神:质疑翰林院的文人们在这样的繁华面前有什么神韵,流露出对文人生活的讽刺。
    • 自悲由瑟无弹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展现才华的悲哀。
    • 今作关西门下人:坦诚自己的身份,感慨自己的无奈与失落。
  • 修辞手法

    • 对比:繁华与孤独的对比,突显诗人心境。
    • 暗喻:将“门下人”作为诗人自我身份的比喻,反映社会地位的差距。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羡慕与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展现了唐代文人面临的生存压力与内心挣扎。

意象分析:

  • 翠羽:象征着华丽与繁荣,代表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 :象征着文人情怀与艺术追求,反映出诗人对音乐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关西:作为身份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地位的认知与自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翠羽雕虫”中的“翠羽”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华丽
    C. 简单

  2. 诗中提到的“翰林工部”是指什么?
    A. 官员
    B. 农民
    C. 商人

  3. 诗人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怎样?
    A. 骄傲
    B. 无奈
    C. 高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1.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在孤独与友谊之间的对比。
    2. 杜甫的《春望》则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对国家、对人生的深刻感慨,展现出历史的兴亡对个人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