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滕县李奉议》

时间: 2025-01-26 23:31:13

滕大夫伯阳父孙,烹小鲜治大国原。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

子弟无赖皆西奔,外吏畏惧过乃尊。

踵门父老如云屯,拊髀跳踉走儿孙。

绛幡翠节歌呗喧,画盆戴顶烟如焚。

绣褾彩轴箱帕繁,曲躬叉手前致言。

畜眼未见耳不闻,暮年何以答此恩,请诵华严寿我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滕大夫伯阳父孙,
烹小鲜治大国原。
一得何用五千言,
弛灾决狱人不冤。
盛气走讼畏讨论,
终岁敛吏不到门。
子弟无赖皆西奔,
外吏畏惧过乃尊。
踵门父老如云屯,
拊髀跳踉走儿孙。
绛幡翠节歌呗喧,
画盆戴顶烟如焚。
绣褾彩轴箱帕繁,
曲躬叉手前致言。
畜眼未见耳不闻,
暮年何以答此恩,
请诵华严寿我君。

白话文翻译:

滕大夫伯阳的父亲和孙子,
用小鱼做道菜治理大国。
一句话有什么用,五千言又如何?
只要能解除灾难,判决公正,百姓就不冤屈。
他们盛气凌人,走上法庭却畏惧讨论,
整年整月都在收取贿赂,官吏不敢到门前。
子弟们无所事事,都向西方奔去,
外地官吏畏惧他们,反而尊敬他们。
踵门的父老如云聚集,
抚着大腿,跳着舞,呼喊着儿孙。
绛色和翠色的节日歌声嘹亮,
画盆上冒着烟雾,仿佛在燃烧。
绣花的帕子、彩色的轴子,繁多而华丽,
弯腰叉手,在前面致意。
我眼未见,耳未闻,
暮年时如何来报答这份恩典,
请你诵读《华严经》为我祈寿。

注释:

  • 滕大夫:指滕县的官员,伯阳是他的一支祖先。
  • 烹小鲜:用小鱼做菜,暗指小事。
  • 五千言:指冗长的言辞,意指空洞的议论。
  • 弛灾决狱:解除灾难,公正审判,强调对百姓的关心。
  • 盛气走讼:形容官员的傲慢与权力。
  • 子弟无赖皆西奔:指年轻人无所事事,流亡外地。
  • 踵门父老如云屯:形容前来拜访的人很多,气氛热烈。
  • 华严:指《华严经》,佛教经典,意在祈福与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允明,号节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风格清新自然,重视修辞与意象的表现,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官场腐败与百姓困苦的现实。诗人通过对滕县官员的描写,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底层民众的关心。

诗歌鉴赏:

《寄滕县李奉议》是一首充满讽刺与批判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官员的无能。开头几句通过滕大夫的比喻,指出治理国家不能仅靠空话,而应注重实效。诗中对官吏的描绘生动形象,既表现了他们对百姓的冷漠与剥削,也反映了民众对官吏的失望与无奈。

诗的中段通过“子弟无赖皆西奔”等句子,描绘了年轻人对家乡的失望,选择离开,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而最后几句则转向了一种对未来的思考,诗人自问如何回报社会的恩情,并以《华严经》作结,传达出一种对精神寄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滕大夫伯阳父孙:引入人物,强调与权力的关系。
  • 烹小鲜治大国原:讽刺那些只重视小事的官员。
  • 一得何用五千言:质疑空洞的言辞。
  • 弛灾决狱人不冤:强调审判公正的重要性。
  • 盛气走讼畏讨论:形容官员的傲慢与对质疑的恐惧。
  • 终岁敛吏不到门:描绘贪腐的官场现状。
  • 子弟无赖皆西奔:表现年轻人对未来的迷茫。
  • 外吏畏惧过乃尊:反映外地官员的畏惧心理。
  • 踵门父老如云屯:表现乡亲们的团结与热情。
  • 拊髀跳踉走儿孙:展现老人的快乐与对后辈的期待。
  • 绛幡翠节歌呗喧:描绘节日的欢乐氛围。
  • 画盆戴顶烟如焚:形象描绘生活的繁华。
  • 绣褾彩轴箱帕繁:展现生活的奢华。
  • 曲躬叉手前致言:礼貌的交流。
  • 畜眼未见耳不闻: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 暮年何以答此恩:自问如何回报社会。
  • 请诵华严寿我君:以佛教经典表达愿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官员与百姓的生活,反映出社会的矛盾。
  • 比喻:如“烹小鲜”比喻治理小事,暗含对官员无能的讽刺。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式,增强语势,形成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揭示了官场的腐败与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理想治理的渴望,同时也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与对民众命运的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滕大夫:权力与腐败的象征。
  • 小鲜:小事与表面的浮华。
  • 西奔:逃避与无奈。
  • 华严:精神寄托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滕大夫”指的是谁?

    • A. 一个普通百姓
    • B. 官员
    • C. 诗人自己
    • D. 外地官吏
  2. “子弟无赖皆西奔”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家乡的失望
    • C. 对官员的尊敬
    • D. 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3. 诗的最后一行提到“华严”,它象征着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精神寄托
    • C. 社会责任
    • D. 官场黑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与百姓苦难,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 白居易的《卖炭翁》:揭示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辛酸与无奈。

诗词对比:

  • 陈师道《寄滕县李奉议》 vs 杜甫《春望》: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杜甫更为直接而悲怆,陈师道则通过讽刺与描写展现对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滕大夫伯阳父孙,烹小鲜治大国原。下一句是什么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上一句是什么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下一句是什么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上一句是什么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下一句是什么

子弟无赖皆西奔,外吏畏惧过乃尊。上一句是什么

子弟无赖皆西奔,外吏畏惧过乃尊。下一句是什么

踵门父老如云屯,拊髀跳踉走儿孙。上一句是什么

踵门父老如云屯,拊髀跳踉走儿孙。下一句是什么

绛幡翠节歌呗喧,画盆戴顶烟如焚。上一句是什么

绛幡翠节歌呗喧,画盆戴顶烟如焚。下一句是什么

绣褾彩轴箱帕繁,曲躬叉手前致言。上一句是什么

绣褾彩轴箱帕繁,曲躬叉手前致言。下一句是什么

畜眼未见耳不闻,暮年何以答此恩,上一句是什么

畜眼未见耳不闻,暮年何以答此恩,下一句是什么

请诵华严寿我君。上一句是什么

滕大夫伯阳父孙,下一句是什么

烹小鲜治大国原。上一句是什么

烹小鲜治大国原。下一句是什么

一得何用五千言,上一句是什么

一得何用五千言,下一句是什么

弛灾决狱人不冤。上一句是什么

弛灾决狱人不冤。下一句是什么

盛气走讼畏讨论,上一句是什么

盛气走讼畏讨论,下一句是什么

终岁敛吏不到门。上一句是什么

终岁敛吏不到门。下一句是什么

子弟无赖皆西奔,上一句是什么

子弟无赖皆西奔,下一句是什么

外吏畏惧过乃尊。上一句是什么

外吏畏惧过乃尊。下一句是什么

踵门父老如云屯,上一句是什么

踵门父老如云屯,下一句是什么

拊髀跳踉走儿孙。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