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二首》
时间: 2025-01-26 23:2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二首
——陈师道
野火烧原雉昏雊,黄尘涨天牛乱斗。江间无日不风波,老去何时脱奔走。
诗书满腹不及口,遮日宁须钓竿手。愧尔茅檐炙背人,仰目青天搔白首。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野火烧尽了原野上的雉鸟,昏暗的天际中传来雉鸣声,黄尘弥漫,牛在空中乱斗。江边的日子总是风波不断,何时才能摆脱这种奔波的生活呢?虽然我诗书满腹,却无法表达于口,遮住阳光的宁可是一根钓竿。愧疚于我那茅草屋檐下炙热的背影,仰望青天,搔首白发。
注释:
- 野火:指烧毁草原的火,象征着自然的威力和生命的脆弱。
- 雉:雉鸡,象征自由和野性。
- 黄尘:泛指尘土,象征混乱和无序的环境。
- 江间:指江边的生活状态,描绘风波起伏的生活。
- 诗书满腹:形容学识渊博,但表达能力不足。
- 遮日:意为遮挡阳光,暗指生活的困扰。
- 茅檐:茅草屋檐,象征贫困和简陋的生活环境。
- 搔白首:仰望天空,白发苍苍,暗指年老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5年-1105年),字仲明,号元白,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风格独特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境遇与感悟,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舟中二首》创作于陈师道晚年,他身处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腐败,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陈师道的《舟中二首》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首句“野火烧原雉昏雊”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暗示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脆弱和不安。这里的“野火”象征着无情的命运,而“雉昏雊”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接下来的“黄尘涨天牛乱斗”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了生活的动荡与不安。诗人用“江间无日不风波”来强调这种风波的持续性,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此时,个人的学识与能力在生活的冲击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诗书虽满腹,却无从言说。
最后两句“愧尔茅檐炙背人,仰目青天搔白首”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诗人自感无能为力,面对苍天的无奈和愧疚,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理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现了一种对生命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野火烧原雉昏雊”:描绘了野火对自然的毁灭,雉鸟的鸣叫暗示着生命的无奈。
- “黄尘涨天牛乱斗”:黄尘的弥漫象征着混乱,牛的乱斗则表现了人类社会的不安定。
- “江间无日不风波”:强调生活中的风波不断,暗示个人的无奈与困扰。
- “老去何时脱奔走”:表现对未来的渴望与迷茫。
- “诗书满腹不及口”:对自我知识与表达能力的无奈。
- “遮日宁须钓竿手”:宁可持钓竿而无所作为,表达对现状的无力感。
- “愧尔茅檐炙背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责,感受到的社会压力。
- “仰目青天搔白首”:年老后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动荡比作“风波”,生动形象。
- 拟人:用“牛乱斗”形象化生活的混乱。
- 对仗:整首诗的韵律感强,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 野火: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不安。
- 雉:象征自由与野性,反映出个体的挣扎。
- 黄尘:象征混沌与纷乱的社会环境。
- 江间:代表着生活的波折与困扰。
- 钓竿:象征着一种简单而朴实的生活态度。
- 茅檐:象征着生活的简陋与贫困。
- 青天:象征理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舟中二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师道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野火”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自然的威力与生命的脆弱
- C. 繁荣
- D. 快乐
-
“江间无日不风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生活的安定
- B. 对未来的渴望
- C. 对生活困扰的无奈
- D. 自我满足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舟中二首》的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陈师道则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分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陈师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