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卞大夫翠阴亭》

时间: 2025-01-27 04:02:34

新得亭名号翠阴,轩窗环合尽青林。

定知野客先回顾,何处山禽自好音。

池面有莲风气馥,城根多竹月华深。

明年便作归来计,应许携樽与抱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得亭名号翠阴,轩窗环合尽青林。
定知野客先回顾,何处山禽自好音。
池面有莲风气馥,城根多竹月华深。
明年便作归来计,应许携樽与抱琴。

白话文翻译:

我新得的亭子名叫翠阴,窗户环绕着四周的青翠林木。
可以想见,来这里的游人会先回头观望,听听山中的鸟儿在何处鸣唱。
池面上开着莲花,微风吹来,香气袭人;城边的竹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邃。
明年我就打算回到这里,想必会带着酒杯和琴一起回来。

注释:

  • 翠阴:青翠的阴影,指亭子的名字。
  • 轩窗:指亭子的窗户,形容其开阔。
  • 野客:野外的游客,游人。
  • 山禽:山中的鸟类,寓意自然的声音。
  • 池面:池塘的表面,描绘出宁静的景象。
  • 风气馥:微风中带来的香气。
  • 携樽与抱琴:携带酒杯和琴,表示悠闲自在的生活。

典故解析:

  • “野客”:在古代诗词中,常以“野客”指代那些隐逸的人士,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 “柳下听莺”:类似于诗中提及的“山禽自好音”,都是对自然声响的赞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维(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隐逸生活。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新得亭子之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开头以“新得亭名号翠阴”引入,清新而富有生机,诗人通过对亭子及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窗外环绕的青林,给予人一种舒适的视野,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魅力。接着,诗人想象游人回顾的情景,表现了对大自然声音的敏感与热爱。诗中提及的“山禽自好音”,不仅描绘了鸟鸣的悦耳,更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的部分以“池面有莲,风气馥”描绘了池塘上盛开的莲花,暗示着纯洁与美好。城边的竹子在月光下显得深邃,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氛围。最后两句“明年便作归来计”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渴望再次回到这片自然之地,继续享受那份恬淡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诗人的情感交融,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新得亭名号翠阴:新得的亭子名字叫翠阴,表达了诗人对新环境的喜爱。
    2. 轩窗环合尽青林:窗户四周环绕着青翠的树林,展现出亭子的优美环境。
    3. 定知野客先回顾:可以想象到游人一定会回头观望,展示了自然的吸引力。
    4. 何处山禽自好音:在山中,不同的鸟儿在歌唱,增添了自然的韵律。
    5. 池面有莲风气馥:池塘上有莲花,微风中带来香气,描绘出清新的画面。
    6. 城根多竹月华深:城边竹林在月光下显得幽深,营造出宁静的夜晚。
    7. 明年便作归来计:诗人计划明年再来此地,期待重温这份美好。
    8. 应许携樽与抱琴:带着酒杯和琴,象征着悠闲与乐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亭子与自然景色结合,生动展现了环境的美。
    • 拟人:山禽自鸣,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池面有莲,城根多竹”,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翠阴:象征着清新与宁静,带有自然的气息。
  • 青林:代表生机与活力,营造出自然的和谐美。
  • 山禽:象征自然的声音,表达对大自然的感知。
  • 莲花:纯洁与美好的象征,带来清香与宁静的意境。
  • :象征坚韧与清雅,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翠阴”指的是哪里?

    • A) 亭子的名字
    • B) 亭子外的山
    • C) 诗人的心情
  2. “池面有莲风气馥”中“莲”象征什么?

    • A) 纯洁
    • B) 忍耐
    • C) 努力
  3. 诗人打算明年做什么?

    • A) 回到亭子
    • B) 去旅行
    • C) 写书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的和谐,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的追求。两首诗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如山、林、月等,但韩维在细节描写上更加注重环境带来的感官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