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子拨秋烟,堂头二十年。还君半面识,乞我一蠡禅。石壁分窗看,松风对榻眠。浮生成泛泛,俱有雪毛县。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子时拨开秋天的烟雾,在堂头已经度过了二十年。归还给您半面的相识,请求您赐予我一蠡的禅意。石壁透过窗户分隔着观看,松树的风声伴我入眠。浮生如同泛泛之辈,都有如雪般的毛发悬挂。
注释:
- 秋子:指秋天的子时,即夜晚的十一点到一点。
- 堂头:指寺庙中的主要建筑。
- 半面识:指表面的、不深入的相识。
- 一蠡禅:比喻极少的禅意或智慧。
- 石壁分窗看:形容通过窗户观看外面的石壁。
- 松风对榻眠:形容松树的风声伴随着入睡。
- 浮生成泛泛:形容人生如浮萍,平凡无奇。
- 雪毛县:比喻白发,指年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反对模拟古人。此诗可能是作者在寺庙中与僧人交流禅理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寺庙中的体验和对禅理的思考。通过与僧人的对话,作者表达了对禅意的向往和对人生浮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与僧人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禅意的追求和对人生浮沉的感慨。诗中“秋子拨秋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图景,而“堂头二十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后两句“还君半面识,乞我一蠡禅”展示了作者对禅理的渴望,希望能够得到一丝禅意。最后两句“浮生成泛泛,俱有雪毛县”则是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子拨秋烟”:描绘秋夜的宁静,烟雾缭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 “堂头二十年”:暗示时间的流逝,作者在寺庙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 “还君半面识”:表达了对表面相识的不满,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
- “乞我一蠡禅”:渴望得到一丝禅意,希望能够领悟更深层次的智慧。
- “石壁分窗看”:通过窗户观看外面的石壁,象征着对外界的观察和思考。
- “松风对榻眠”:松树的风声伴随着入睡,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 “浮生成泛泛”:形容人生如浮萍,平凡无奇,没有特别的成就。
- “俱有雪毛县”:比喻白发,指年老,暗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蠡禅”比喻极少的禅意,“雪毛县”比喻白发。
- 拟人:如“秋子拨秋烟”中的“拨”字赋予了秋子动作,使其拟人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禅意的追求和对人生浮沉的感慨。作者通过与僧人的对话,表达了对更深层次智慧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 秋烟:象征着秋夜的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感觉。
- 石壁:象征着外界的观察和思考。
- 松风:象征着宁静和安详。
- 雪毛:象征着年老和岁月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秋子”指的是什么时间? A. 秋天的子时 B. 秋天的子夜 C. 秋天的子日 D. 秋天的子月 答案:A
-
“一蠡禅”在诗中比喻什么? A. 大量的禅意 B. 极少的禅意 C. 丰富的智慧 D. 深刻的理解 答案:B
-
诗中的“雪毛县”比喻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健康 D. 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禅意的向往。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袁宏道的《话无言上人方丈》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禅意的追求和对人生浮沉的感慨,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收录了袁宏道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