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半山寺二首 其一
作者: 刘基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王家废寺旧闻名,
荆棘花开鸟自鸣。
深夜狐狸穿破冢,
佛灯争似鬼灯明。
白话文翻译
王家那座废弃的寺庙曾经很有名气,如今满地荆棘,花开鸟鸣。深夜时分,狐狸穿过坟墓,佛前的灯光与鬼火争相明亮。
注释
- 王家:指的是王氏家族,曾经拥有的寺庙。
- 废寺:指的是荒废的寺庙。
- 荆棘:野生植物,象征被遗弃的悲凉。
- 佛灯:寺庙中供奉的佛灯,象征着光明和信仰。
- 鬼灯:鬼火,通常用来指代神秘和恐怖的光。
典故解析
该诗通过描绘一个荒废的寺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的遗忘。寺庙的废弃与荆棘的生长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往日的繁华不再。狐狸出没、佛灯与鬼灯的对比,增强了夜晚的神秘氛围,暗示着生与死、光明与黑暗的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通晓诗词、散文,作品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元代末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半山寺的荒凉景象,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及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半山寺二首 其一》是一首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废弃寺庙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起句“王家废寺旧闻名”通过对比手法,唤起读者对往日繁华的追忆。而“荆棘花开鸟自鸣”用生动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即使在荒废的环境中,生命依旧顽强。深夜的描写则暗含恐惧与神秘,狐狸的出现和佛灯的光亮形成鲜明对比,带出一种生死交织的哲思。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王家废寺旧闻名:提及的王家寺庙曾是名胜,如今已成为废墟,暗示着历史的变迁。
- 荆棘花开鸟自鸣:虽是废寺,但荆棘花开,鸟儿自在鸣叫,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韧性。
- 深夜狐狸穿破冢:狐狸在深夜穿越坟墓,形成了神秘的氛围,也暗示了人类对死亡的无奈与恐惧。
- 佛灯争似鬼灯明:佛灯与鬼灯的对比,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对抗,令人反思生与死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佛灯”和“鬼灯”的对比,展现了光明与黑暗的冲突。
- 拟人:荆棘花开、鸟鸣,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象征:寺庙象征着信仰,佛灯象征着希望,而鬼灯则代表着恐惧与未知。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一个废弃的寺庙,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生与死、光明与黑暗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人类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废寺:象征着历史的遗忘与人事的无常。
- 荆棘:象征着生命中的艰辛与坚韧。
- 狐狸:代表着神秘与变化,暗示生死的交替。
- 佛灯与鬼灯:象征着信仰与恐惧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家废寺”曾经是什么样的地方? A. 繁华的市集
B. 荒废的寺庙
C. 美丽的花园
D. 热闹的村庄 -
“荆棘花开鸟自鸣”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希望
C. 恐惧
D. 疲惫 -
诗中出现的“狐狸”象征了什么? A. 财富
B. 变化与神秘
C. 快乐
D. 友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但情感更为悲壮。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刘基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