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刘神童(六岁及第)
作者: 郑谷 〔唐代〕
习读在前生,僧谈足可明。
还家虽解喜,登第未知荣。
时果曾沾赐,春闱不挂情。
灯前犹恶睡,寤语读书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刘神童的祝贺和期许。诗人提到刘神童在前世就勤奋读书,和尚的谈话也让他明白了许多道理。虽然回到家中他的父母非常高兴,但他自己却不太清楚登科的名誉到底意味着什么。此时他曾经得到过赐予,参加春闱考试时也没有过多的情感。即使在灯下读书,他仍然觉得困倦,耳边回响着清醒时读书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习读:指学习读书,表示勤奋好学。
- 僧谈:和尚的谈话,指从中获得的智慧和启迪。
- 登第:指考试及第,取得功名。
- 时果:此时果然,表示过去的事情。
- 春闱:春天的科举考试。
- 挂情:挂念情感,这里指对考试的心情。
典故解析:
- 春闱:指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春季考试,代表着读书人向往的仕途。
- 僧谈:暗示了佛教文化对人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约公元 840 - 901 年),字穆之,号逸人,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色,尤其以五言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郑谷得知刘神童六岁即中第的消息后,表达了对年轻才俊的赞美和期许,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科举制度和读书人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赠刘神童》展现了郑谷对年轻才俊的赞美与寄希望于未来的情感。开篇“习读在前生”便引入了刘神童的勤奋读书之路,强调了他早前的努力。接着,诗人以“僧谈足可明”来表明对智慧的追求,暗示刘神童的成长不仅源于书本知识,也得益于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还家虽解喜,登第未知荣”,诗中透出一种细腻的情感,虽然家人欢喜,但孩子自己却未必理解什么是荣耀,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小小年纪的迷茫与期盼。在后面的“时果曾沾赐”,诗人回忆起曾经的荣宠,而“春闱不挂情”则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他并不焦虑,甚至无所谓。
最后两句“灯前犹恶睡,寤语读书声”更是传达出勤奋读书的意志,尽管困倦,仍旧坚持学习,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结构紧凑,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对年轻人的期待以及对知识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习读在前生:强调刘神童的勤奋,暗示他前世就有学习的积累。
- 僧谈足可明:和尚的谈话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表现出对智慧的渴望。
- 还家虽解喜:回到家中,家人虽然高兴,但他内心却有困惑。
- 登第未知荣:他对升官发财的意义不甚了解,表现出孩子的纯真。
- 时果曾沾赐:曾经得到的荣誉,暗示他的潜力与过去的成就。
- 春闱不挂情:参加考试时的淡然,表现出对成败的看淡。
- 灯前犹恶睡:在灯下学习,尽管困倦,仍旧努力不懈。
- 寤语读书声:清醒时的学习声,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习读”与“僧谈”,形成对比,突显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 比喻:隐喻刘神童的前途如灯光下的书声,象征着未来的光明与希望。
- 拟人:将“灯前犹恶睡”赋予人的情感,使得学习过程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刘神童的学习生活,表现出对知识的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年轻人的关爱与期望。诗歌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勤奋学习和对智慧的追求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象征着知识与学习,照亮前行的道路。
- 书声:代表着勤奋与求知的精神,传达出对知识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刘神童几岁时即中第?
- A. 五岁
- B. 六岁
- C. 七岁
- D. 八岁
-
“习读在前生”中的“习读”是什么意思?
- A. 游戏
- B. 学习读书
- C. 休息
- D. 听书
-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刘神童的什么情感?
- A. 嫉妒
- B. 期待
- C. 无所谓
- D. 懊悔
答案:
- B. 六岁
- B. 学习读书
- B. 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 - 苏轼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比较《赠刘神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二者都展现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知识的追求,但郑谷的诗更侧重于对年轻才俊的祝贺,而王之涣则强调了视野的开阔与壮志未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郑谷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