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时间: 2025-01-10 18:27:18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竟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君,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我乃得知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感怀

作者: 李清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竟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君,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我乃得知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窗前,书籍几乎没有,
公路上可怜的情景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
青州的孔方君,整天忙着生事,
作诗时我拒绝与人交往,独自静坐在香气弥漫的卧室中。
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我才得以结交到知心朋友,
他们如同乌有先生和子虚子那样的虚幻存在。

注释:

  • 寒窗:形容寒冷的环境,指代读书的艰辛。
  • 败几:指书桌破旧,几乎没有书籍。
  • 孔方君:古代的传说人物,象征富贵。
  • 燕寝:指卧室,含有温馨的气息。
  • 乌有先生、子虚子:古代文学中的虚构人物,代表虚幻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漱玉,著名女词人,以其婉约的词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她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她身处国破家亡之际,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感怀》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展示了李清照在困境中的思考与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寒窗败几无书史”展现了她孤独的学习环境,反映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接着,通过描绘“青州从事孔方君”,表现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与失望,似乎在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李清照通过“作诗谢绝聊闭门”,表达了她对交际的拒绝,更倾向于在宁静中寻找内心的慰藉。

最后两句“静中我乃得知交,乌有先生子虚子”则点明了诗的主题:在孤独的思索中,她仍然渴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尽管这些朋友可能仅存在于理想中。整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传达出李清照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精神寄托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寒窗败几无书史”:在寒冷的窗前,书籍稀少,暗示知识的匮乏与学习的艰辛。
    • “公路可怜竟至此”:对现实的感叹,暗示生活的困境与社会的冷漠。
    • “青州从事孔方君”:提到的孔方君象征富贵,却也反映出对物质追求的失落。
    • “终日纷纷喜生事”:形容世人忙碌,缺乏内心的宁静。
    • “作诗谢绝聊闭门”:拒绝交际,选择自我封闭。
    • “燕寝凝香有佳思”:在温馨的卧室中,思绪悠然。
    • “静中我乃得知交”:在宁静中才能真正结交知心朋友。
    • “乌有先生子虚子”:理想中的朋友,虚幻而美好。
  •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手法,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借助意象如“寒窗”“燕寝”等,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与层次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孤独与知交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的失望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寒窗:象征孤独与求知的艰辛。
  • 孔方君:象征世俗的追求与浮华。
  • 燕寝:代表温馨与心灵的宁静。
  • 乌有先生子虚子:象征理想与幻想中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窗败几无书史”中,李清照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愉快
    • B. 孤独
    • C. 兴奋
    • D. 生气
  2. “乌有先生子虚子”指代的是:

    • A. 真实的朋友
    • B. 理想化的朋友
    • C. 亲戚
    • D. 朋友的敌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对比李清照的《感怀》和辛弃疾的《青玉案》,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清照更多的是对孤独的反思,而辛弃疾则是对豪情的抒发。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却都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资料:

  1. 《李清照全集》
  2. 《宋词三百首》
  3.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