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入谏院二首》

时间: 2025-01-11 10:17:41

玉阶春冷未催班,暂拂尘衣就笏眠。

孤立小心还自笑,梦魂潜绕御炉烟。

紫云重叠抱春城,廊下人稀唱漏声。

偷得微吟斜倚柱,满衣花露听宫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入谏院二首

玉阶春冷未催班,
暂拂尘衣就笏眠。
孤立小心还自笑,
梦魂潜绕御炉烟。

紫云重叠抱春城,
廊下人稀唱漏声。
偷得微吟斜倚柱,
满衣花露听宫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春寒料峭的玉阶上,尚未催促班鸠归来,
我轻拂尘衣,安静地在朝政的座位上小憩。
孤独地守候着,心中不禁自我安慰,
梦中神思仿佛潜藏在御炉的烟雾之中。

紫色的云彩重叠,环抱着春日的城池,
走廊下人迹稀少,只有漏声伴奏轻唱。
我偷偷吟唱,斜倚在柱子上,
满身沾染着花露,听着宫中黄莺的鸣叫。


注释:

字词注释:

  1. 玉阶:指宫殿的台阶,象征高贵。
  2. 春冷:春天的寒冷,暗示气候变化。
  3. :指班鸠,一种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4. :古代官员用来指挥的木板,代表权力。
  5. 孤立:孤独地站立。
  6. 梦魂:梦中的灵魂,象征对往事的回忆与追寻。
  7. 紫云:春天的云彩,象征美丽的景象。
  8. 廊下:走廊,表示空间的空旷与寂静。
  9. 微吟:轻声吟唱,表达内心的情感。
  10. 宫莺:宫中的黄莺,象征春天的声音。

典故解析:

  • 御炉:古代皇宫中用来烧香的炉子,暗喻权力中心的温暖与奢华。
  • 春城:指春天的城市,象征生机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唐代诗人,字少游,号岐山,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早入谏院二首》创作于郑谷担任谏官之际,表达了他在政治压力下的内心挣扎与渴望自由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早入谏院二首》展现了诗人郑谷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开篇“玉阶春冷未催班”,以玉阶的冷清引入,营造出春寒料峭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接着“暂拂尘衣就笏眠”,诗人以轻松的语调自嘲,暗含对权力的淡然与无所依赖的孤独。

第二首则转向了春日的美景,紫云环绕春城,走廊下人迹稀少,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环境。诗人“偷得微吟斜倚柱”,恰似在享受这份清幽,内心的感慨与对自然的陶醉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全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政治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春日美景的沉醉,展示了郑谷作为晚唐诗人的独特风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阶春冷未催班:春天尚寒,班鸠未归,暗示诗人感受到的孤寂与无奈。
  2. 暂拂尘衣就笏眠:轻拂尘衣,准备休息,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
  3. 孤立小心还自笑:独自一人,心中自我安慰,表现出一种无奈的乐观。
  4. 梦魂潜绕御炉烟:梦境中萦绕着的香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紫云重叠抱春城:春天的云彩环绕着城市,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
  6. 廊下人稀唱漏声:走廊下人少,只有漏声轻唱,表现出静谧的环境。
  7. 偷得微吟斜倚柱:偷得闲暇,轻声吟唱,表达内心的自由与愉悦。
  8. 满衣花露听宫莺:沾染花露,静听黄莺鸣唱,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梦魂潜绕御炉烟”用烟雾比喻梦境,暗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对仗:如“紫云重叠抱春城”与“廊下人稀唱漏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玉阶:象征权力与高贵。
  2. 春冷:暗示春天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
  3. 御炉烟:象征权力中心的温暖。
  4. 紫云:春天的美丽,象征希望与生机。
  5. 宫莺:代表春天的声音和生命力。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阶春冷未催班” 中的“班”指的是哪种鸟?

    • A. 黄鹂
    • B. 班鸠
    • C. 燕子
  2. 诗人通过“偷得微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官场的不满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春天的期待
  3. 诗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郑谷的《早入谏院二首》与王维的《鹿柴》,前者表达了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而后者则通过山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都反映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心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诗人郑谷传》
  3.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