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季野见招》

时间: 2025-01-11 14:43:44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

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意思解释

依韵和季野见招

作者: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
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悲伤和忧愁如同无尽的道路,无法找到尽头;
靖节(指清白高洁的人)整天独自倾酒而饮。
我苦苦等待你的邀请,只希望能有醉酒作伴;
西山却使得伯夷(古代高洁之人)无法保持清白。

注释:

字词注释:

  • 悲忧:悲伤和忧愁。
  • 路去无程:道路漫长无尽,象征人生的迷茫和无望。
  • 靖节:指有高尚节操的人。
  • 酒自倾:指自己倾酒而饮,表现孤独。
  • 苦苦来招:期待被邀请,渴望陪伴。
  • 伯夷:古代名士,以高洁著称,代表坚守节操。

典故解析:
伯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洁人物,因其拒绝接受周朝的封赏而被称赞。在此诗中,西山让伯夷的清白形象受到挑战,代表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香山,宋代诗人,晚号梅溪。其诗风典雅,擅长五言古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身处政治动荡、个人境遇复杂的时代,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依韵和季野见招》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引人注目。全诗通过“悲忧如路去无程”一语,开篇即将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诗中的“靖节”和“伯夷”两个典故,象征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得不面对孤独与失落。尤其是“西山不使伯夷清”,不仅是对理想的无情嘲讽,也暗示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酒,既是独自解愁的方式,也是渴望交友的希望。诗人在孤寂中期待着友人的相聚,然而现实的无奈却让这种期待显得无比渺小。通过对比,诗人将自身的孤独与伯夷的清高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悲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情感上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悲忧如路去无程:悲伤和忧愁如同无尽的道路,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2. 靖节终朝酒自倾:清白高洁的人整天独饮,表现出孤独与无奈。
  3. 苦苦来招为醉伴:渴望被邀请,期待有人可以陪伴自己。
  4. 西山不使伯夷清:西山的存在让坚持高洁的人无法保持清白,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悲忧比作无尽的道路,以增强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对“靖节”和“伯夷”的引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 暗喻:通过酒的意象,表达孤独与渴望交友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反映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友谊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悲忧:象征内心的苦闷。
  2. :象征孤独与渴望交友。
  3. 西山: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4. 伯夷:象征高洁与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靖节”指的是哪类人?
    A. 有高尚节操的人
    B. 喜欢饮酒的人
    C. 追求名利的人

  2. 诗中“西山不使伯夷清”所表达的意思是?
    A. 伯夷的清白受到挑战
    B. 伯夷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C. 西山是个美丽的地方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展现了孤独与饮酒的主题。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李白的饮酒诗作:李白的豪放与梅尧臣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不同的情感表达。
  • 李白《将进酒》:表达豪情壮志,而梅尧臣则更显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梅尧臣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