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依韵答范天民
原文展示
古今冠佩立朝人,多作北山松下尘。我爱蟠桃种来久,开花结子不由春。
白话文翻译
古今的权贵们常常在朝廷上显耀自己,然而许多人都如同北山的松树一样,被尘土覆盖。我喜爱种植蟠桃已经很久了,桃花盛开、结果并不是由春天来决定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冠佩:指官员所佩戴的帽子和饰物,以象征身份地位。
- 立朝人:指那些在朝廷上任职的人。
- 北山松:北山的松树,象征坚韧和长青。
- 蟠桃:一种桃树,传说中蟠桃能延年益寿。
- 不由春:开花结果的时间并不由春天的到来所决定。
典故解析
- 蟠桃: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蟠桃是西王母所种,具有神奇的延寿功效。诗中提到蟠桃,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梅尧臣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生命的珍视。
诗歌鉴赏
《依韵答范天民》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古今冠佩立朝人”一句,直接指出了历史上那些在朝廷中享有显赫地位的人,然而紧接着“多作北山松下尘”则揭示了这些人的命运,仿佛他们也不过是被尘埃覆盖的松树,虽然外表高大,但内心却孤独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诗人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蟠桃的钟爱,强调“开花结子不由春”,意指自然的生命力并不完全依赖于季节的变化,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这一情感的转变,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世俗权贵的无奈与对自然生命的热爱,既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今冠佩立朝人:古往今来,所有在朝廷上佩戴官帽和饰物的人。
- 多作北山松下尘:他们许多都像北山的松树一样,沦为尘埃,象征着权贵的虚荣与最终的平庸。
- 我爱蟠桃种来久:我喜爱种植蟠桃已经很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开花结子不由春:桃花的盛开和结果并不依赖于春天,暗示了自然生命的自主性和不可控性。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冠佩立朝人”和“北山松下尘”的对比,揭示了权贵的虚荣与无奈。
- 象征:蟠桃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对生命的追求。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贵的无奈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在的生命力与真实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冠佩:象征权力与地位。
- 北山松:象征坚韧与孤独。
- 蟠桃:象征美好、长寿与自然的恩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蟠桃”象征什么? A. 权力
B. 长寿与美好
C. 自然的无情
答案:B -
诗人对“立朝人”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讽刺
C. 忽视
答案:B -
“开花结子不由春”的意思是? A. 花开一定要春天
B. 生命的成长有其规律
C. 春季是生命的结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梅尧臣更倾向于表达对生活的淡泊,而李白则常常流露出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二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