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离家才百里,时有好山看。
城树延秋色,江波荡暮寒。
鸟栖孤塔定,帆卸夕阳残。
如此芳洲路,行行未觉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家不远,便能看到美丽的山景。城市的树木映衬着秋天的色彩,江水在暮色中荡漾,带来一丝寒意。鸟儿停歇在孤零的塔上,船帆也在夕阳的余晖中卸下,景色宁静而美好。在这样迷人的沿途,行走在芳草丛生的路上,诗人却丝毫没有感到旅途的艰难。
注释
- 离家才百里:离家才走了一百里,表达出作者在路途上的距离。
- 好山:美丽的山。
- 城树延秋色:城市的树木延续着秋天的气息。
- 江波荡暮寒:江水在傍晚微波荡漾,带来寒冷的感觉。
- 鸟栖孤塔定:鸟儿栖息在孤零的塔上,形象宁静。
- 帆卸夕阳残:船帆在夕阳的余晖中卸下,暗示时间即将结束。
- 如此芳洲路:如此美好的路途。
- 行行未觉难:行走时却没有感到疲惫或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鑅,字景岑,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抒情方式著称。沈鑅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热爱自然,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沈鑅的旅行途中,描绘了他在富春江边的所见所感。诗中流露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当时文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九月初旬有西江之行晚泊富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心灵感受紧密结合。诗的开头“离家才百里”便引入了诗人的旅途,展现了他在旅途中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接着“城树延秋色”,通过城市的树木描绘出秋天的氛围,增强了诗的季节感。江水在暮色中荡漾的描写,不仅是视觉的呈现,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
“鸟栖孤塔定”,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但又安详的氛围,鸟儿的栖息象征着归属与安宁,而“帆卸夕阳残”则暗示着一天的结束,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此背景下,诗人虽在旅途之中,却丝毫没有感到疲惫,反而沉浸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体现出一种恬静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旅途的享受。诗中流露出的那种恬淡与悠然,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离家才百里: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不远,产生了对故乡的眷恋。
- 时有好山看:在途中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山景,让人心旷神怡。
- 城树延秋色:城市中的树木映衬着秋天的色彩,描述了秋天的气息。
- 江波荡暮寒:傍晚的江水波光粼粼,传达出一丝寒意,增强了环境的氛围。
- 鸟栖孤塔定:鸟儿在孤塔上安静地栖息,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 帆卸夕阳残:船帆在夕阳下卸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带有淡淡的忧伤。
- 如此芳洲路:描绘了沿途的美丽风景,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 行行未觉难:虽然在路上行走,却没有感到疲惫,反映出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波荡暮寒”,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状态。
- 拟人:鸟栖于塔,赋予鸟儿一种安静的生命状态。
- 对仗:如“帆卸夕阳残”,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使其更具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旅行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轻松,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依恋,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雅致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着高远和壮丽,代表着自然的力量。
- 秋色:传递出成熟和丰收的季节感,带有淡淡的忧伤。
- 江波:象征着流动和时间的流逝,增强了诗的动态感。
- 孤塔:象征着孤寂与宁静,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 夕阳:象征着结束与沉静,带有时光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栖孤塔”中,鸟的栖息象征什么? A. 孤独的生活
B. 和谐的自然
C. 归属与安宁
D. 旅途的艰辛 -
诗中“帆卸夕阳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忧伤
C. 疲惫
D. 期待 -
诗人离家有多远? A. 一里
B. 十里
C. 百里
D. 千里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行》杜牧
- 《夜泊牛津》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但以孤独和梦境为主题,情感更为浓烈。
- 杜牧《山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情感上更偏向于对景色的直接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沈鑅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