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寄段录事孙助教道友等》
时间: 2025-02-04 16:36:04意思解释
满庭芳 寄段录事孙助教道友等
作者: 马钰 〔元代〕
原文展示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 如同干句家缘。 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 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 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 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 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 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 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白话文翻译
各位朋友学习道理,稍微听听我的言论。就像干家与句家的缘分一样。看看在高杆上走索、骑马和划船的情形。何曾有人说过修道辛苦,遇到艰难时,心志反而更加坚定。忘记危险,更要忘记自身与生命,忘记未来和过去。不在乎旁人的冷嘲热讽,殷勤地,始终保持专注认真。即使是苏秦和陆贾,也不可能回头。人如果能这样追求道理,就可以探索真理、奥妙和深玄。没有人无法领悟,又何愁不能成神仙呢?
注释
- 诸公:指众位朋友、同道。
- 干句家:古代的一种学派,强调实用和技巧。
- 登杆踏索:形象比喻,指高难度的挑战与冒险。
- 苏秦陆贾:指两位历史上著名的谋士,意在强调坚定的信念。
- 无不悟:没有人不能领悟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的道教诗人和学者,生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道教思想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马钰与道友交流学习之时,表达了对修道过程的理解与感悟,反映了元代社会中道教文化的影响。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对学习道理的探讨,展现了马钰对修道的深刻理解与坚定信念。诗中强调了修道的艰辛与心志的重要性,鼓励朋友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定信念,忘却外界的干扰。马钰用生动的比喻,如“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传达了追求真理过程中的挑战与不易。同时,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苏秦和陆贾,象征着坚定的信念与追求目标的决心,进一步强调了学习道理的必要性。全诗流畅自然,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
- 向朋友们提到学习道理时的感受。
-
如同干句家缘。
- 比较学习道理与干家、句家的渊源关系。
-
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
- 形象地描述高难度的学习过程。
-
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
- 反驳修道的艰苦,强调心志的重要。
-
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
- 提倡对修道的专注,忘却一切干扰。
-
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
- 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保持专注。
-
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
- 即使是历史名人也不能回头,强调决心。
-
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
- 坚持向道的人可以探索更深的真理。
-
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 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成仙的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登杆踏索”和“走马行船”比喻修道的艰辛与挑战。
- 对仗:保持句子结构的平衡与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在追求道理和真理的过程中,心志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登杆踏索:象征着修道过程中的挑战与冒险。
- 走马行船:比喻在修道途中的灵活应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苏秦和陆贾
B. 孟子和荀子
C. 李白和杜甫 -
诗中强调的心志是指?
A. 忘却身命
B. 坚定信念
C. 追求金钱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满庭芳》均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怀,而后者则强调学习与追求理想的重要性。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