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时间: 2025-01-22 20:5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作者: 吴潜 〔宋代〕
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
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
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
怎知道蜗名留住。
镜中觑。近年短发难簪,
丝丝不禁数。蕙帐尘侵,
凄切共谁语。
被他轻暖轻寒,将人憔悴,
正闷里梅花残去。
白话文翻译
雾霭弥漫,云雾朦胧,新的绿意在幽静的水边蔓延。
梦中回到故乡,春雨轻轻洒下。
心中的伤感如同归来的大雁,问人是否已经归来,
怎能知道蜗牛的名字留存于此。
在镜中窥视,近来短发难以插上簪子,
一缕缕发丝不禁数落。蕙帐已被尘埃侵染,
凄凉的情感与谁诉说。
被他那轻暖和轻寒所困扰,让人憔悴,
正是在闷闷不乐中梅花也已凋零。
注释
- 霏霏:形容雾气细微而轻。
- 幽浦:幽静的水边。
- 一犁雨:形容春雨如同犁地一样,轻柔而滋润。
- 塞雁:指迁徙的雁,通常在秋季归来。
- 蜗名:指蜗牛的名字,隐喻留恋或停留的地方。
- 蕙帐:指用蕙草编成的帐子,代表女子闺房。
- 轻暖轻寒:形容情感中夹杂的温暖和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宗道,号临川,南宋诗人。吴潜的诗作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困扰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的情绪。开篇的“雾霏霏,云漠漠”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春雨如犁,滋润着心灵,也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伤心塞雁”,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是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伤感。问人归未,表现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无奈。蜗名留住的意象则暗示了对过往的留恋,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离别。
接下来的描写中,短发难簪、蕙帐尘侵,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琐碎。短发象征着青春的流逝,而蕙帐的尘埃则暗示着生活的沉重与无奈。最后一句“正闷里梅花残去”,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相融合,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灵魂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中的徘徊与思索,令人感同身受,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描绘了一个清晨,雾气和云朵交织在一起,春天的新绿在静谧的水边生长。
- 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梦中回到故乡,春雨轻轻洒下,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 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伤感如同归来的大雁,询问是否有人回归,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 怎知道蜗名留住:蜗牛的名字留存,象征对过去的留恋与无奈。
- 镜中觑。近年短发难簪:在镜中看到自己的短发,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丝丝不禁数:发丝细长无法束缚,暗示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
- 蕙帐尘侵,凄切共谁语:蕙帐被尘埃侵染,表达了孤独和无处倾诉的感受。
- 被他轻暖轻寒,将人憔悴:情感中夹杂的温暖和寒冷使人感到憔悴。
- 正闷里梅花残去:在内心的烦闷中,梅花已渐渐凋零,暗示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如“伤心塞雁”。
- 拟人: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类情感,如“梅花残去”。
- 对仗:在词句中使用对仗的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孤独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雾霏霏:象征着朦胧的思绪与心情。
- 家山:代表着故乡与温暖的回忆。
- 春雨: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滋润。
- 蜗名:隐喻对过去的留恋与无奈。
- 梅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雾霏霏,云漠漠”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晴空万里
B. 朦胧雾气
C. 暴风骤雨 -
“梦里家山”中的“家山”指的是:
A. 诗人的家乡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理想 -
“蜗名留住”指代的意思是: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展望
C. 对现在的享受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过往的思念与感慨。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对春天的思念与情感交织。
诗词对比
- 《祝英台近》 vs. 《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对故乡和过往的思念,但《祝英台近》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邃;而《如梦令》则更为轻快,情感更为直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吴潜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