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遍阅芳园闲半昼》
时间: 2025-02-04 16:08: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遍阅芳园闲半昼
作者:吴潜 〔宋代〕
遍阅芳园闲半昼。
残花尚有榴裙皱。
倦鸟投林云返岫。
人影瘦。
可怜身世为他囿。
燕子飞来还忆旧。
回头又是梅黄候。
且尽一杯昌歜酒。
凝睇久。
晚风细雨沾衫袖。
白话文翻译
在芳香的园子里闲逛了半个下午,
残余的花朵仍然有着皱褶的裙摆。
疲倦的鸟儿飞入树林,云彩回归山岫。
人影显得瘦弱,
可怜的是自己的身世被他人所拘束。
燕子飞来还是记得旧日的情景,
回头又见梅花已是黄花的时节。
且喝一杯美酒,
凝视已久,
晚风细雨沾湿了衣袖。
注释
- 遍阅:到处游览,细致地观察。
- 芳园:花香四溢的园子。
- 榴裙:指石榴花的花瓣或裙子,形容花的皱褶。
- 倦鸟:疲倦的鸟,象征着归宿与安宁。
- 可怜身世为他囿:感叹自己身世受限,无法自由。
- 昌歜酒:美酒,形容酒的醇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子云,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生活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吴潜晚年的某个闲适的午后,反映了他对春日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个人身世的感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常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吴潜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渔家傲·遍阅芳园闲半昼》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将春日的静谧与个人的孤独感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开头的“遍阅芳园闲半昼”,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园中,时间在此刻凝滞。接下来的描写中,残花与倦鸟的意象交织,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也隐喻了人的身世与命运的沉重。
“可怜身世为他囿”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感慨,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燕子归来,抚今追昔,似乎在追忆往昔的美好,然而现实却是梅花已凋,春光已逝。最后以“且尽一杯昌歜酒”收尾,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状的无奈接受,给人一种既向往又哀伤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遍阅芳园”设定了场景,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 第二联的“残花尚有榴裙皱”描绘了春天的残存之美,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
- 第三联通过“倦鸟投林”引出归宿的主题,体现了对安宁的渴望。
- 第四联“人影瘦”则反映了个体的孤独与无奈。
- 第五联“可怜身世为他囿”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 第六联“燕子飞来还忆旧”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 第七联“回头又是梅黄候”标志着时光的流逝和衰老。
- 第八联“且尽一杯昌歜酒”可视为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 第九联的“晚风细雨”则把自然的细腻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一种诗意的结尾。
修辞手法
全词多用比喻与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园: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着生活的希望。
- 残花:暗示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倦鸟:象征对归宿的向往与对安宁的渴望。
- 燕子:寓意旧时光与回忆,象征着流逝的岁月。
- 梅黄: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倦鸟投林”意喻什么?
- A. 疲惫的鸟儿归巢
- B. 鸟儿在林中嬉戏
- C. 鸟儿飞向远方
- D. 鸟儿在天上飞翔
-
“可怜身世为他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由的渴望
- B. 对他人的羡慕
- C. 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 D. 对生活的满足
-
诗中“且尽一杯昌歜酒”所表达的心情是?
- A. 期待未来
- B. 享受当下
- C. 怀念过去
- D. 感到悲伤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中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描写,但更强调了英雄豪情与豪放的个性,与吴潜的细腻柔美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