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时间: 2025-01-11 21:48:0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兰陵王
作者: 赵尊岳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望春寂。芳草长堤伫立。清明近花事几番,欲挽东风问消息。年时旧蜡屐。消得。吟边最忆。斜阳外颦柳怨烟,千百垂丝误莺织。闲愁付渔笛。奈碧落玄都,重到萧瑟,笙歌水绘成陈迹。凭月冷芳阁,藓侵瑶槛,青衫茸帽梦里客,倦何逊吟笔。香国。恣游历。看暖蝶晴蜂,飞近窗槅。啼鹃也解春须惜,劝莫放琼斝,暂停金勒。归来扶醉,罨画里,淡暮色。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寂静无声,芳草在长堤上静静伫立。清明节将至,花事已经经历了几次,想要挽留东风询问它的消息。往年穿的旧蜡屐,已然磨损,我在吟咏中最忆起往昔。斜阳下,柳树轻颦,似乎在怨恨烟雾,成千上万的垂丝柳像误织的莺儿。闲愁寄托给渔笛,奈何碧落与玄都的境地,再次萧瑟,笙歌之声在水面上绘成了旧日的记忆。倚着月光冷清的芳阁,青苔侵袭着瑶槛,梦中客人身穿青衫茸帽,倦怠中不知如何再吟咏。香国中我恣意游历,暖蝶和晴蜂飞近窗前。啼叫的杜鹃也懂得春天的惜别,劝我不要放下琼斝,暂时停下金勒。归来时扶醉,在淡淡的暮色中,仿佛置身于画中。
注释:
- 芳草:指春天的草。
- 蜡屐:一种木屐,古代常用的鞋子。
-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四月初,为扫墓祭祖的日子。
- 斜阳:夕阳,指傍晚的太阳。
- 渔笛:渔夫所用的笛子,常用以表达悠闲的心情。
- 香国:可能指风景如画的地方。
典故解析:
“青衫茸帽”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打扮,而“琼斝”则是古代盛酒的器皿,象征着宴饮和欢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是近代著名的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表达了春天的寂静和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兰陵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心情。诗中以“望春寂”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紧接着描绘了长堤上的芳草,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同时,诗中多处提到的往昔,如“年时旧蜡屐”、“吟边最忆”,都表明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感伤。斜阳、柳树以及渔笛等意象,构建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过往的反思,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情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春寂:春天的到来仿佛寂静无声。
- 芳草长堤伫立:长堤上的芳草静静地生长。
- 清明近花事几番:清明节即将来临,花事经历了几次。
- 欲挽东风问消息:想要挽留东风,询问春天的消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杜鹃比作春天的情感表达者。
- 拟人:柳树似乎在怨恨烟雾。
- 对仗:如“闲愁付渔笛”与“奈碧落玄都”的对称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春天的珍惜,情感基调沉郁而又清丽。
意象分析:
- 芳草: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 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渔笛:象征着闲适与内心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蜡屐”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木屐
- B. 一种鞋子
- C. 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
- D. A和B都正确
-
“香国”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美好的地方
- B. 酒的盛宴
- C. 诗人的理想
- D. A和B都正确
答案:
- D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梅花》
诗词对比:
对比赵尊岳的《兰陵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与春天的感慨,但赵尊岳更多地融入了对往昔的怀念,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