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年佳节又中和,
三分春光一巳过。
莫恨峭寒花较晚,
留连春色尽从他。
白话文翻译
又一年中和节到了,春天的三分之一已经过去。
不要怨恨严寒使花开得晚,
春色的美好,尽可以从别处寻觅。
注释
- 中和:指的是我国传统节日,通常与春分相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三分春光:指的是春天已过去的三分之一,意指时间的流逝。
- 莫恨:不要憎恨、不要怨恨。
- 峭寒:指寒冷的气候。
- 留连:留恋、依依不舍。
典故解析
“中和节”是古代汉族的节日,通常与春分相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诗中提到的“峭寒”暗示着春天初期的寒冷气候,许多花卉在这样的气候中开放比较晚。诗人试图表达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和对严寒的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的中和节,正值自然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美好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风格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悟。开头一句“又中和”不仅点明了时节,也唤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仿佛在说,春天的到来是如此自然和美好。接下来的“春光一巳过”则带有一些惆怅,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因为春天的美好总是短暂的。
“莫恨峭寒花较晚”一句,诗人用一种劝慰的口吻劝导人们不要因寒冷而怨恨花开的晚,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留连春色尽从他”则将视线从花卉转向更广阔的春色,意在告诉读者,春天的美好并不止于花开,而是存在于整个春季的景致中,鼓励人们去发现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年佳节又中和:诗人通过节日的到来,唤起对春天的期待。
- 三分春光一巳过:春天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暗示时间的流逝。
- 莫恨峭寒花较晚:劝诫人们不要因为寒冷而不满花开的晚。
- 留连春色尽从他:春色的美好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表达出生活的乐观态度。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方式,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传达了珍惜时光、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峭寒:代表了生命中的挑战与困难。
- 花: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中和节通常指哪一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诗中提到的“峭寒”主要是指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暖和
D. 凉爽 -
诗人劝人们对待花开的晚要持什么态度?
A. 怨恨
B. 忍耐
C. 乐观
D. 漠然
-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显悲凉与忧国情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命力,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循环。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和节日步东园三首》的内涵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