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二十八
原文展示:
疏封细柳彻侯条。白马青丝共踏摇。衔得杨花窠里住,一肩风月送前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柳轻轻摇曳,宛如被精心修剪。白马与青丝缠绕在一起,仿佛在轻快地舞动。柔软的杨花在枝头栖息,承载着春风与月光,似乎在传递着过去的时光。
注释:
- 疏封:指轻柔地修剪,隐喻柳条柔美。
- 细柳:形容柳树的细长枝条。
- 彻:通“彻”,意为穿透。
- 侯条:指柳条,似乎是对春柳的称呼。
- 白马青丝:象征自由与青春,可能指的是春天的气息。
- 衔得:含有、携带的意思。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
- 窠:鸟巢,指杨花栖息之处。
- 一肩风月:形容风光与月色的美好。
- 送前朝:意为承载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典故解析:
“风月”常被用来形容自然美景,也象征着情感的寄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风和月常常与人们的情感、思念相联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江南的自然风光,情感细腻,诗风清新。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江南春季,表现了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时节,感受自然之美,抒发个人情感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疏封细柳”一语,给人以柔和清新的感觉,仿佛在眼前摇曳的柳条,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接着,借用“白马青丝”的意象,诗人将自然景色与青春活力相结合,生动描绘了春天的奔放与自由。而“衔得杨花窠里住”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杨花的轻盈展示了春天的柔情。最后一句“一肩风月送前朝”,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好结合,传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疏封细柳彻侯条”:描写春天细柳的轻盈与洒脱。
- “白马青丝共踏摇”:表现自然的和谐美,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 “衔得杨花窠里住”:杨花的轻盈和柔美,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美。
- “一肩风月送前朝”:将自然美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表达思念与感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柳比作轻盈的舞者,增强视觉效果。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得柳条和杨花似乎都有了灵性。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细柳:象征柔美与细腻,表现春天的轻盈。
- 白马青丝:象征自由与青春,展现活力与生机。
- 杨花: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承载着春天的气息。
- 风月:自然的美好与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诗人的思绪。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细柳”象征什么?
- A. 坚韧
- B. 柔美
- C. 豪放
- “一肩风月”中的“风月”指的是什么?
- A. 过去的时光
- B. 自然的景色
- C. 诗人的思绪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春天的生机?
- A. 杨花
- B. 细柳
- C. 白马青丝
- 诗中提到的“细柳”象征什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 杜甫的《春望》:展现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
诗词对比:
- 周岸登与白居易的“春夜喜雨”:两者皆描绘春天,但周岸登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白居易则更关注春雨带来的生机。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