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
时间: 2025-01-11 14:26: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讯天涯,停马问春,帘外村醪谁注。
零乱路枝,雾鬓风鬟,争似绮窗儿女。
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清苦。
是二月韶光,冷朝暄暮。
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
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
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休据。
春梦好赚人轻做。
白话文翻译
远方传来的春讯,我停下马问询春天,窗外的村酒是谁在酿造?
零散的路旁树枝,雾湿的鬓发和风中的发鬟,怎能比得上那绮丽窗前的儿女情。
疲倦的旅人心中惊惧,轻易触动了江南的烟雨,心中清苦。
正值二月的美好时光,早晚的寒气让人心烦。
望着麦田在郊野间的秀丽,举目远望又何堪,这断肠之人低语。
愁苦的红色一片,旧日的繁华,依依在深处的上林。
燕子在无聊中,飞絮里几度来去,别再停留。
春梦是那么好,轻易就能让人沉迷。
注释
- 芳讯:春天的消息。
- 村醪:村里酿的酒。
- 零乱:杂乱不齐。
- 鬓:指鬓发。
- 倦客:疲倦的旅人。
- 清苦:心中的苦涩。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麦秀:指麦子成熟的景象。
- 断肠人:心中愁苦的人。
- 上林:古时的一处风景名胜。
- 春梦:春季的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孙桐,清代诗人,生于1644年,卒于约1720年。其人文才出众,以诗词见长,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蕴含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燕山亭·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游历途中见杏花绽放,想起往日的繁华与岁月的无情。此诗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以及对春天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以“芳讯天涯”引入春的主题,停马问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接着通过对村酒和路旁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一语,将旅人的疲惫与江南的细雨相结合,体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弥望麦秀郊原”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田野,透出一丝希望与生机。最后以“春梦好赚人轻做”收尾,点明了春梦的美好与人生的轻易,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向往。
诗人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讯天涯,停马问春:远方传来了春天的消息,我停下马询问春的到来。
- 帘外村醪谁注:窗外的村酒是谁在酿造?引出对生活的思考。
- 零乱路枝,雾鬓风鬟:路旁的树枝杂乱,像雾湿的发鬓和随风飘荡的发髻。
- 争似绮窗儿女:怎能比得上那绮丽窗前的儿女情?
- 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疲倦的旅人内心惊惧,轻易触动了江南的烟雨,心中清苦。
- 是二月韶光,冷朝暄暮:正值二月的美好时光,早晚的寒气让人心烦。
- 弥望麦秀郊原:望着麦田在郊野间的秀丽。
- 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再举目远望又何堪,这断肠之人低语。
- 愁红一色,旧日繁华:愁苦的红色一片,旧日的繁华。
- 依依上林深处:依依在深处的上林。
- 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燕子在无聊中,飞絮里几度来去。
- 休据,春梦好赚人轻做:别再停留,春梦是那么好,轻易就能让人沉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倦客惊心”,将疲惫与心中的愁苦相联系。
- 拟人:如“燕子无聊”,赋予燕子以情感。
- 对仗:如“冷朝暄暮”,形成整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流露出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诗人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杏花:代表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江南烟雨:象征着诗人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 麦秀: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燕子:象征着自由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芳讯天涯”是指什么? A. 春天的消息
B. 花开的景象
C. 远方的消息
答案:A -
“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高兴
B. 伤感
C. 激动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旧日繁华”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B. 现在的生活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望》与《燕山亭·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都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偏重于国家的忧愁,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
- 《桃花源记》与此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但《桃花源记》强调的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而此诗则更多地体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春天的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