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1 08:03: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袁绶 〔清代〕
记得晓妆临宝镜,万梅花绕红楼。
髻云同绾两鬓秋。
卖花声过了,犹未捲帘钩。
鹊鼎香温烟乍颤,微风细揭罗帱。
鸾笺拂罢检诗筹。
吟成先脱稿,赢得玉搔头。
白话文翻译
记得清晨在宝镜前施妆,万朵梅花环绕着红色楼阁。
发髻如云,轻轻挽起两侧眉鬓。
卖花的声音已经过去,窗帘却还没有卷起。
桂枝香炉里,温暖的香烟轻轻颤动,微风细细撩动着轻纱帷幕。
写完诗稿后,先将其放下,赢得了美人的欢心。
注释
- 晓妆:清晨的妆容。
- 宝镜:珍贵的镜子,象征美丽。
- 万梅花:形容梅花的繁多和美丽。
- 鬓秋:指的是秋天般的柔美,形容发髻。
- 卖花声:指街上卖花的声音,象征生活的喧嚣。
- 鹊鼎:一种香炉,通常用来焚香。
- 鸾笺:用来写诗的纸,象征文人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绶(约1660-约1730),清代诗人,字丰润,号竹山,江苏常熟人。他在诗词上受到唐诗的影响,并且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微情感,风格清丽而细腻。
创作背景
《临江仙》创作于清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雅士追求风雅,诗歌多以抒情为主。诗中描写了一幅清晨女子妆扮的图景,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清新婉约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清晨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体验。首句“记得晓妆临宝镜”,通过简单的动作描绘出女子晨妆的情景,给人一种亲切的代入感。接下来的“万梅花绕红楼”,不仅描绘出环境之美,也暗示着女子的美丽与高雅,形成一种和谐的意境。
整首词的意象层层递进,经过“卖花声过了”,生活的喧嚣逐渐淡去,留下宁静的空间,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惆怅。接着“鹊鼎香温烟乍颤”,描绘了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香烟,增添了诗的灵动感,微风轻拂,仿佛有生命般,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
最后一联“吟成先脱稿,赢得玉搔头”,表达了写诗后得到的愉悦与满足,似乎在说,诗词不仅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交织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感悟与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记得晓妆临宝镜:回忆清晨在镜子前化妆的情景,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对美的追求。
- 万梅花绕红楼:梅花环绕着红色的楼阁,象征着美丽的环境与生活的雅致。
- 髻云同绾两鬓秋:发髻如云一般,柔美地点缀着秋天的气息,体现女性的温柔与优雅。
- 卖花声过了,犹未捲帘钩:描绘了卖花声渐渐远去,窗帘依旧未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鹊鼎香温烟乍颤:香烟轻轻颤动,增加了诗的动感与灵动。
- 微风细揭罗帱:微风轻轻撩动轻纱,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 鸾笺拂罢检诗筹:写完诗后,轻轻放下,展现了文人对创作的认真与雅致。
- 吟成先脱稿,赢得玉搔头:表达了创作完成后的愉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发髻比作云,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香烟轻颤、微风细揭,赋予自然以生命,使诗句更加灵动。
- 对仗:整首词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清晨女子的妆扮与生活细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细腻感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诗意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妆: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清晨的生机。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优雅,常用于表达情感。
- 香烟:代表着生活的气息与情感的流动。
- 罗帱:轻纱,象征着柔美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卖花声”是指什么?
- A. 卖花的叫卖声
- B. 花开的声音
- C. 花落的声音
- 答案: A
-
填空题:诗中的“鹊鼎香温烟乍颤”描绘的是____的场景。
- 答案: 香烟轻轻颤动的场景。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完全满足与安宁。
- A. 正确
- B. 错误
- 答案: B(虽然有愉悦,但也有淡淡的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与袁绶《临江仙》都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的美好,但李清照的词更为直接,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而袁绶则通过清晨的场景描绘出一种细腻的生活感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袁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