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红妆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48:54

帘波如水篆烟浮。

挂垂杨,月一钩。

东风吹梦过红楼。

空冷落,旧香篝。

别来情绪似伤秋。

恨无计,解眉头。

心太玲珑人太瘦。

禁不起,许多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红妆 其一
作者: 赵我佩 〔清代〕

帘波如水篆烟浮。
挂垂杨,月一钩。
东风吹梦过红楼。
空冷落,旧香篝。
别来情绪似伤秋。
恨无计,解眉头。
心太玲珑人太瘦。
禁不起,许多愁。

白话文翻译:

帘子上的水波像浮动的烟雾。
垂柳摇曳,月亮像一钩。
东风吹着梦境飘过红楼。
空寂冷落,往日的香火篝火已成遗憾。
自从分别,情绪就像伤秋的心情。
恨是无计可解,眉头难以舒展。
心太玲珑,身体却太瘦,
承受不起太多的愁苦。

注释:

  • 帘波:指帘子上的微波,形容轻柔的景象。
  • 水篆烟浮:比喻水波如篆书般轻柔,烟雾般飘渺。
  • 挂垂杨:形容垂柳的摇曳生姿。
  • 红楼:指华丽的楼阁,通常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 旧香篝:指过去的香火篝火,意指旧时的美好回忆。
  • 情绪似伤秋:情感如同秋天的萧索,暗示内心的凄凉。
  • 恨无计,解眉头:形容无计可施,无法解开烦恼。
  • 玲珑:形容心思细腻,情感丰富。
  • 许多愁:承受不住的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女诗人,因其才情出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瞩目。她的诗歌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为特色,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醉红妆》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情感纠葛与内心世界的复杂。

诗歌鉴赏:

《醉红妆 其一》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离别后的孤独与伤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前两句通过“帘波如水篆烟浮”和“挂垂杨,月一钩”传达出一种轻柔而清幽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中。随着东风的吹动,梦境也随之而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空冷的落寞与旧日的记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情感的层面,诗人以“别来情绪似伤秋”表达了对离别后情感的惆怅和忧伤,恰如秋天的萧瑟。而“恨无计,解眉头”则展现了无奈与烦恼,暗示着心中无法释怀的情愫。“心太玲珑人太瘦”一句,更是揭示了内心的脆弱与对情感的敏感,表现出一种无力承受的悲哀。

整首诗在音韵和意境上都极具美感,展现了女性独特的情感细腻与深刻,体现了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高超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波如水篆烟浮:描绘了一幅轻柔的画面,水波和烟雾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挂垂杨,月一钩:垂柳与月亮相映成趣,增加了诗的意境和情感。
  3. 东风吹梦过红楼:东风带来梦境,暗示着美好的回忆或幻想。
  4. 空冷落,旧香篝: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失落。
  5. 别来情绪似伤秋:感情的凋零如同秋天,带有浓厚的伤感。
  6. 恨无计,解眉头:对情感的无奈与烦恼无法解脱。
  7. 心太玲珑人太瘦:内心细腻却无力承受现实的痛苦。
  8. 禁不起,许多愁:承受不住内心的愁苦,显露出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帘波如水篆烟浮”,将水波比作烟雾,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如“东风吹梦”,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与动作。
  • 对仗:在句式上有时形成对称的美感,如“月一钩”与“空冷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与无奈,描绘了内心情感的细腻与脆弱,反映了女性在面对爱情与生活时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波:象征着流动的时间和情感的变化。
  • 月亮: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常与女性情感相关联。
  • 东风:象征着希望与变幻,带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 秋天:象征着凋零与伤感,反映出诗人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帘波如水篆烟浮”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冷的夜晚
    B. 轻柔的水波
    C. 繁华的街市
    答案:B

  2. “别来情绪似伤秋”中的“伤秋”主要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忧虑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失落
    B. 希望与变化
    C. 冷漠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内心情感,描绘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情感的无奈。
  • 纳兰性德《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感情的复杂与内心的挣扎,风格上与《醉红妆》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各大诗词网站及数据库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醉红妆 其一》,感受其中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