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同前)》

时间: 2025-01-26 04:11:47

落落奇花未吐,离离瑶草偏幽。

蓬山元是不知秋。

却笑人间春瘦。

潇酒寒犀尘尾,玲珑润玉搔头。

半窗晴日水痕收。

不怕杜鹃啼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落奇花未吐,离离瑶草偏幽。
蓬山元是不知秋。却笑人间春瘦。
潇酒寒犀尘尾,玲珑润玉搔头。
半窗晴日水痕收。不怕杜鹃啼后。

白话文翻译:

奇特的花朵还未盛开,幽静的瑶草显得格外清冷。
蓬莱山本是不知秋天的模样,却嘲笑人间的春天如此萧条。
手握潇洒的酒,寒冷的犀牛背上留着尘土,
玲珑的玉器轻轻抚摸着头发。
半扇窗前的晴日,水痕渐渐消失,
已不再害怕杜鹃鸟悲鸣的声音。

注释:

  • 落落:形容花朵稀疏而孤立。
  • 瑶草:指美丽而珍贵的草,通常象征着幽静之处。
  •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超脱与不知世事。
  • 潇酒:指清洌的酒。
  • 寒犀:犀牛的背部,常用来比喻沉静冷清的环境。
  • 玲珑润玉:形容玉器精致而光滑,象征美好与细腻。

典故解析:

  • 蓬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蓬莱山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理想。
  • 杜鹃啼:杜鹃鸟啼叫通常与春天相关,但也有悲凉的意味,与诗中“春瘦”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深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间情感的感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世春秋变化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西江月(同前)》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张炎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以及人世繁华与淡泊之间的对比。开头两句,诗人以“落落奇花未吐”和“离离瑶草偏幽”两者的对比,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美,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美在于那些未被喧嚣打扰的角落。接下来的“蓬山元是不知秋”,则通过传说中的仙山来表达对人间的嘲笑,暗示人间的春天在繁华背后也有其萧条。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世的深刻思考,让人在享受诗意的同时,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落落奇花未吐:描绘奇特的花朵尚未盛开,传达出一种期待和沉寂的气氛。
    • 离离瑶草偏幽:瑶草的幽静与孤独感,增强了自然的神秘色彩。
    • 蓬山元是不知秋:体现了超脱的意境,蓬莱山不受世事影响。
    • 却笑人间春瘦:一种对人世哀叹的情感,春天的萧条与理想的对比。
    • 潇酒寒犀尘尾:展现出一种潇洒的生活态度,尽管环境冷清,依然从容。
    • 玲珑润玉搔头: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半窗晴日水痕收:自然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平静。
    • 不怕杜鹃啼后:对杜鹃啼鸣的无畏,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蓬山”)、对仗(如“潇酒寒犀尘尾”),以及拟人(如“却笑人间春瘦”)等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在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世的思考中,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淡泊与超然,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奇花:象征着独特与美,但尚未盛开,暗示着潜力与期待。
  • 瑶草:代表着幽静和珍贵,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蓬山:寓意超脱和追求理想生活。
  • 杜鹃:常与悲伤和春天的逝去相关联,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山”象征了什么? A. 人间繁华
    B. 超脱与理想
    C. 悲伤与失落

  2. 诗中的“潇酒”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忧愁
    B. 从容淡泊
    C. 追求奢华

  3. 诗中提到的“杜鹃啼”有什么象征意义? A. 春天的美好
    B. 生命的逝去
    C. 悲凉与失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炎与李清照的作品都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张炎更倾向于哲理性思考,而李清照则表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与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