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时间: 2025-01-11 14:17: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春慢》
寄戚五云。书之,几脱腕也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
听雁听风雨,更听过数声柔橹。
暗将一点心,试托醉乡分付。
借问西楼在否。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
铁马春冰,柳蛾晴雪,次第满城箫鼓。
闲见谁家月,浑不记旧游何处。
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
白话文翻译:
我给戚五云写信,写着写着,几乎要脱掉手腕上的手镯。
屋里烘炉取暖,深门外竹子声响,催促着客人们离开的时间。
我对老年的情怀,薄薄的游玩滋味,消磨了多少凄楚的感伤。
听着雁声和风雨,更听到几声轻柔的橹声。
暗暗将一点心情,试着托付给醉乡。
想问西楼是否还在,别忘了盈盈的身影,端正地窥视窗户。
铁马踏春的冰雪,柳芽如蛾般娇嫩,满城的箫鼓声依次响起。
随意看到哪家月亮,却完全不记得旧游的地方。
伴我低声吟唱,恰好有一树梅花。
注释:
- 戚五云:可能是诗人朋友的名字。
- 脱腕:形容写信时的专注,甚至忘我。
- 深门响竹:深院子里竹子摇曳的声音。
- 投老情怀:感伤于年老的情感。
- 柔橹:轻柔的划船声。
- 西楼: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寓意深远的地方。
- 盈盈:形容女子的婀娜多姿。
- 铁马春冰:比喻春天的冰雪融化,象征春天的到来。
- 梅花一树:象征着孤独与坚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光庭,号淳甫,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末年,生活于南宋时期。他以词名世,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常描绘春秋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探春慢》创作于张炎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旧友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旧游的回忆,表现了身处繁华却内心孤独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张炎的《探春慢》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感伤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全词在结构上较为松散,但情感却极为真挚。开篇以寄信为引,展现出一种随意却又深沉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春色的场景,屋内的烘炉、竹声的回响,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词中对“投老情怀”的感慨,透露出一种对年华流逝的无奈。尤其是“消得几多凄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接下来的“听雁听风雨”则是一种感性的寄托,借助自然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最后的“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岁月的沉思,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孤独,恰如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词在意象的使用上,张炎巧妙地结合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有外在的春色,也有内心的凄楚,展现了宋代词人的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寄戚五云:开头即表明写信的对象,表现出一种亲密感。
- 书之,几脱腕也:形容写信的专注,几乎忘了手腕上的饰物。
-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描绘屋内的温暖与外界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
- 催残客里时序: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客人的离去,带出一种孤独感。
-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表达对老年和游玩时光的感怀。
- 听雁听风雨:借自然声音传达内心情感。
- 更听过数声柔橹:细腻的描写,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 暗将一点心,试托醉乡分付:期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
- 借问西楼在否:引出对旧友的思念与寻觅。
- 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提到旧日的美好回忆。
- 铁马春冰,柳蛾晴雪:春天的景象鲜活而美丽。
- 次第满城箫鼓:表现出热闹的春日气氛。
- 闲见谁家月:随意看到的月亮引发的思绪。
- 浑不记旧游何处:对过往的迷茫与失落。
- 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梅花的存在象征着孤独与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铁马春冰”,将春天的景象比作铁马,形象生动。
- 拟人:如“深门响竹”,赋予竹子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词对仗工整,增加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 梅花:象征孤独与坚韧。
- 雁:代表游子与思乡之情。
- 竹:象征清雅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探春慢》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词中提到的“盈盈”形容的是?
- A. 春天的景色
- B. 女子的身影
- C. 竹子的摇曳
-
“铁马春冰”中的“铁马”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春天的到来
- C. 旧友
答案:
- B. 宋代
- B. 女子的身影
- B. 春天的到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探春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旧情的追忆,但张炎的作品更倾向于表达孤独与思考,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和柔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