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庙》

时间: 2025-01-27 03:51:52

无复连云战鼓悲,英风凛凛在双祠。

气吞骄虏方张日,恨满孤城欲破时。

幽鸟自啼檐际树,夕阳空照路傍碑。

平生不作脂韦意,倚棹哀吟两鬓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复连云战鼓悲,
英风凛凛在双祠。
气吞骄虏方张日,
恨满孤城欲破时。
幽鸟自啼檐际树,
夕阳空照路傍碑。
平生不作脂韦意,
倚棹哀吟两鬓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孤城的悲哀。战鼓已不再响起,仿佛连云都为此感到悲伤。在双庙里,英勇的气概依然如故。面对敌人的骄 arrogance,诗人心中充满了愤恨和痛苦,尤其在孤城即将陷落时,愈发显得沉重。幽鸟在屋檐上鸣叫,夕阳孤独地照耀着路旁的碑石。诗人自言一生未曾追求奢华,今天却因悲伤而吟唱,白发已渐渐增多。

注释:

  1. 无复:没有再。
  2. 连云:形容云层连绵,意指战场悲壮。
  3. 英风凛凛:形容英勇的气概。
  4. 骄虏:敌军的骄横。
  5.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
  6. 脂韦意:指奢华的生活。
  7. 倚棹:指倾靠在船桨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双祠”,指的是为纪念英烈而建的庙宇,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历史上,中国战乱频繁,许多地方会建立庙宇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常常寄托着人民对国家安宁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及七言律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目睹战斗的悲惨与孤城的苦楚,心中充满对故国的忧思与对英烈的缅怀。

诗歌鉴赏:

《双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反思和对英雄的怀念。开篇以“无复连云战鼓悲”点出战事已然过去,然而悲伤却依旧挥之不去,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英风凛凛在双祠”,这不仅是在缅怀英烈,更是在表达对英勇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自然意象的运用更加突显了孤独与凄凉。“幽鸟自啼檐际树,夕阳空照路傍碑”,这一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无法挽回的遗憾。诗人情感的升华在于最后两句,既有对奢华生活的拒绝,也有对人生无奈的感叹,仿佛在述说着一位在风雨中锤炼的灵魂。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悲剧和个人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复连云战鼓悲:战鼓不再,悲哀弥漫。
  • 英风凛凛在双祠:英雄之气仍存于双庙。
  • 气吞骄虏方张日:气势吞敌,正当时。
  • 恨满孤城欲破时:恨意满盈,孤城欲破。
  • 幽鸟自啼檐际树:鸟儿在树上悲鸣。
  • 夕阳空照路傍碑:夕阳照耀着路旁的碑石。
  • 平生不作脂韦意:一生不追求奢华。
  • 倚棹哀吟两鬓丝:依靠船桨,悲吟白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气吞骄虏”和“恨满孤城”。
  • 拟人:幽鸟的啼鸣如同人类的悲哀。
  • 象征:双庙象征着对英雄的敬仰。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悲剧的反思,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对战争的无奈,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伤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鼓:象征战争与悲哀。
  • 双祠:象征对英雄的纪念。
  • 幽鸟:象征孤独与哀伤。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双祠”指的是什么? A. 战斗的地方
    B. 纪念英雄的庙宇
    C. 诗人的家
    答案:B

  2. “气吞骄虏方张日”中的“方张日”意指什么? A. 战斗结束
    B. 正当气势如虹的时刻
    C. 太阳升起
    答案:B

  3. 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排斥
    C. 不在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
  • 李白的《夜泊牛津》:有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刘子翚的《双庙》与杜甫的《兵车行》均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思考,但刘子翚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侧重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参考资料:

  1. 《宋代文学史》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的魅力:从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