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其三十三》

时间: 2025-01-27 03:27:02

丹桂堂前红药绽。

蔷薇月桂都开遍。

时对芳丛开小宴。

呼酒满。

花枝不让佳人面。

池上春来尤可羡。

深红浅白花撩乱。

袅袅绿杨垂夹岸。

人不断。

不须更觅看花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其三十三
作者:夏言 〔明代〕

丹桂堂前红药绽。
蔷薇月桂都开遍。
时对芳丛开小宴。
呼酒满。
花枝不让佳人面。
池上春来尤可羡。
深红浅白花撩乱。
袅袅绿杨垂夹岸。
人不断。
不须更觅看花伴。

白话文翻译

在丹桂树前,红色的花朵正绽放。
蔷薇和月桂也都竞相开放。
此时,我们在芳香的花丛中设下小宴,
呼唤美酒,酒杯满满。
花枝不让那些美丽的姑娘们失去光彩。
春天来临在池塘边,更是令人羡慕。
深红与浅白的花朵交错,在风中摇曳。
轻柔的杨柳垂下,夹岸而立。
人们络绎不绝,
无需再去寻觅花伴。

注释

  • 丹桂:一种植物,象征着秋天的到来,通常指的是桂花。
  • 红药:指的是红色的花朵,可能是指某种美丽的花。
  • 芳丛:芳香的花丛。
  • 佳人:美丽的女子。
  • 袅袅:形容轻柔地摇动。
  • 夹岸:指两岸之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言,明代诗人,工于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其作品常描绘自然美景及人情世故,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繁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诗歌鉴赏

《渔家傲 其三十三》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人巧妙地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宴会场景。开头两句通过“丹桂”与“红药”引入春天的气息,接着提到蔷薇和月桂的开放,展现出大自然的繁华与和谐。诗中“时对芳丛开小宴”一句,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我们也置身于这场春日的盛宴之中。

诗人在描绘花朵和佳人之间的关系时,表达了一种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强调了花的美丽并不妨碍佳人的光彩,而是相辅相成。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绘了池塘边的景色,深红与浅白的花交相辉映,轻柔的杨柳垂下,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春日图景。最后一句“不须更觅看花伴”,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满足与享受,让人感受到一种洒脱与自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桂堂前红药绽:描绘了丹桂树前红花盛开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温暖的春天感受。
  2. 蔷薇月桂都开遍:进一步扩展花的种类,增强了春天的氛围。
  3. 时对芳丛开小宴:引入宴会场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社交氛围。
  4. 呼酒满:时刻充满欢声笑语,酒杯满溢,体现出生活的丰盈。
  5. 花枝不让佳人面:花与佳人并存,互相辉映,强调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的和谐。
  6. 池上春来尤可羡: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到羡慕,生命的蓬勃令人向往。
  7. 深红浅白花撩乱:形容花色的多样与纷繁,增加了视觉的丰富性。
  8. 袅袅绿杨垂夹岸:轻柔的杨柳垂在水岸,两岸的和谐美景令人向往。
  9. 人不断:人流不断,热闹非凡,展现春日的生机。
  10. 不须更觅看花伴: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强调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已无需再寻觅伴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深红浅白”,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花枝与佳人的关系,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 排比:多个意象的并列,增强画面的丰富感。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桂:象征着丰收与团圆。
  • 红药:美丽的花朵,象征爱情与美好。
  • 蔷薇月桂:象征不同的美、不同的情感。
  • 佳人:理想化的女性形象,象征着美与爱情。
  • 池上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些花开遍? A. 只有丹桂
    B. 丹桂和红药
    C. 丹桂、红药、蔷薇、月桂
    D. 只有蔷薇

  2. “不须更觅看花伴”是什么意思? A. 需要寻找伴侣
    B. 已经有了伴侣
    C. 对生活感到满足
    D. 想要独自欣赏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如梦令》(李清照):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渔家傲》与《春江花月夜》: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渔家傲》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春江花月夜》则更多地体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关于夏言及其作品的学术研究。
  • 《古诗词选读》:提供相关古诗词的背景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