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题壁,亭旁有庵供佛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3:16:07

万山难阻水宾士,地陷东南出百夷。

不信狂澜回不得,西风倚剑独题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山难阻水宾士,
地陷东南出百夷。
不信狂澜回不得,
西风倚剑独题诗。

白话文翻译:

万山也难以阻挡水流,
地势东南低洼,百夷在此涌现。
如果不相信狂风巨浪无法逆转,
那就让我倚着剑,独自题写这首诗。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山:指众多的山,形容山势险峻。
  • 水宾士:水流如宾客般来访,暗指水流的急迫与自由。
  • 百夷:古代对东南夷族的称呼,泛指外族。
  • 狂澜:指巨大的波浪,形容形势的动荡。
  • 西风:象征着外部的影响与冲击。
  • 倚剑:指诗人以剑作伴,象征着豪情与自信。

典故解析:

  • “万山难阻水”常用于形容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阻挡,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狂澜”一词在诗中多用来形容不可逆转的局势,反映出诗人的忧虑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逢甲(1810-1871),字履冰,号倪翁,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关切时局为主,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及历史风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朝末年,正值国家动荡不安,外有侵略、内有乱局,丘逢甲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强烈情感,寄托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水”与“山”的对比开篇,暗示着事物的力量与阻碍之间的关系。诗人运用“万山难阻水”的形象,表达了外部环境对内心的激荡与影响,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接着提到“百夷”出没,反映了外族的入侵和对国家的威胁,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在此尽显。第三句“不信狂澜回不得”,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不可逆转,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认识。最后一句“西风倚剑独题诗”,不仅传达诗人的孤独感,也象征着他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山难阻水宾士:水流自由,不受山川阻隔,象征着事物发展不可阻挡。
  • 地陷东南出百夷:地势低洼的地方,外族不断涌现,暗示外患的严重性。
  • 不信狂澜回不得:历史的潮流无法逆转,表现对时代的无奈。
  • 西风倚剑独题诗:诗人以剑为伴,表达了孤独中的坚定与豪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比作宾士,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剑象征着勇气与斗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历史潮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勇于斗争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阻碍,反映外部环境的困难。
  • :象征力量与自由,代表事物发展的趋势。
  • :象征勇气与决心,体现诗人的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狂澜”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海风
    B. 巨大的波浪
    C. 和煦的阳光
    D. 漫天的雪花

  2. “万山难阻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愁
    B. 坚韧不拔
    C. 愤怒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丘逢甲的《观澜亭题壁》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李白的豪放与丘逢甲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彰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关注与强烈情感。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丘逢甲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