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远新池》

时间: 2025-01-27 03:15:46

公有静中趣,凿山俯清深。

秋风夜雨过,饱闻泉石音。

云岫冷苍翠,游萍纷浮沉。

心赏殊不已,悠然付微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仲远新池 曹勋 〔宋代〕

公有静中趣,凿山俯清深。 秋风夜雨过,饱闻泉石音。 云岫冷苍翠,游萍纷浮沉。 心赏殊不已,悠然付微吟。

白话文翻译:

您在宁静中找到了乐趣,开凿山石,俯瞰清澈深邃的水池。 秋风夜雨过后,充分聆听到泉水和石头的声音。 云雾缭绕的山峰显得冷峻而苍翠,漂浮的萍草纷乱地浮沉。 心灵享受得无法停止,悠然自得地低声吟唱。

注释:

  • 公:指诗中的“仲远”,即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静中趣:在宁静中找到的乐趣。
  • 凿山俯清深:开凿山石,俯瞰清澈深邃的水池。
  • 饱闻泉石音:充分聆听到泉水和石头的声音。
  • 云岫:云雾缭绕的山峰。
  • 冷苍翠:形容山峰冷峻而苍翠。
  • 游萍:漂浮的萍草。
  • 纷浮沉:纷乱地浮沉。
  • 心赏:心灵享受。
  • 殊不已:无法停止。
  • 悠然付微吟:悠然自得地低声吟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曹勋应仲远之邀,为其新开凿的池塘所作的和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仲远新开凿了一个池塘后,曹勋应邀前往观赏并作诗。诗中描绘了池塘的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仲远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池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首句“公有静中趣,凿山俯清深”直接点明了仲远在宁静中找到的乐趣,并通过“凿山俯清深”形象地描绘了池塘的深邃清澈。接下来的“秋风夜雨过,饱闻泉石音”进一步以声音为媒介,增强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感。诗中的“云岫冷苍翠,游萍纷浮沉”则通过视觉和动态的描写,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和动感。最后两句“心赏殊不已,悠然付微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愉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有静中趣,凿山俯清深”:诗人赞美仲远在宁静中找到的乐趣,并通过“凿山俯清深”形象地描绘了池塘的深邃清澈。
  2. “秋风夜雨过,饱闻泉石音”: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3. “云岫冷苍翠,游萍纷浮沉”:通过视觉和动态的描写,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和动感,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生机。
  4. “心赏殊不已,悠然付微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愉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云岫冷苍翠”中的“冷”字,赋予云岫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秋风夜雨过,饱闻泉石音”中的“秋风”与“夜雨”,“饱闻”与“泉石音”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之美和表达对友人的赞赏。通过描绘新池的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宁静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仲远的赞赏和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意象分析:

  • 云岫:云雾缭绕的山峰,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 游萍:漂浮的萍草,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公”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仲远 C. 其他朋友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凿山俯清深”描绘的是什么? A. 山峰 B. 池塘 C. 河流 答案:B

  3. 诗中的“心赏殊不已”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赞赏 B. 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欣赏 C. 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宁静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诗词对比:

  • 曹勋的《和仲远新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但曹勋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勋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