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袁秘书文藁》

时间: 2024-11-10 11:07:01

场屋声名淳绍初,同时一辈晓星疏。

举人尚记前乡贡,天子亦呼行秘书。

出蜀诗堪编杜集,涉湘文可补骚馀。

中朝典册须鸿笔,何必然藜照蠹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袁秘书文藁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场屋声名淳绍初,同时一辈晓星疏。
举人尚记前乡贡,天子亦呼行秘书。
出蜀诗堪编杜集,涉湘文可补骚馀。
中朝典册须鸿笔,何必然藜照蠹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袁秘书的人,他的声名如同初春的清晨,令人欣赏。在同一代人中,他的才华如星星般稀疏。举人们仍记得他在乡里贡品的表现,连天子也称呼他为行秘书。袁秘书从蜀地写出的诗文,足以编入杜甫的诗集中,涉湘的文笔也能补充骚体的遗韵。朝廷的典籍需要他这样的鸿笔之才,何必依赖藜草照亮这只被虫蛀的鱼呢?

注释:

  • 场屋:指书院或讲堂,是士人学习的地方。
  • 淳绍:指声名清白而流传,淳朴而有教育意义。
  • 举人:科举考试的一个等级,表示有学问的人。
  • :贡品,指对朝廷的供奉或上交的品物。
  • 行秘书:指担任秘书职务的人。
  • 出蜀:指来自四川,蜀地的文化在唐宋时期颇具影响力。
  • 杜集:指杜甫的诗歌集,代表了唐诗的高峰。
  • 骚余:指《离骚》一类的诗文,表现了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 典册:指朝廷的典籍或法典。
  • 鸿笔:形容书法或文笔出色。
  • :藜草,常用作照明,暗指微不足道的光亮。
  • 蠹鱼:受虫蛀的鱼,比喻损坏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山水诗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风格独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科举制度盛行,许多士人以此为生。诗中提到的袁秘书,可能是当时某位知名的文学家,诗人通过对其的赞颂,表达了对文人理想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袁秘书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士人应有的风范和才华。诗的开头以“淳绍初”描绘了袁秘书的声名,接着提到他在同辈中的独特地位,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认可。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乡试和朝廷的双重关注,反映出社会对文人的重视与期待。

刘克庄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尤其是对仗工整且意象鲜明,使得整首诗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诗的最后,借用“藜照蠹鱼”,强调了真正的才华不需要依靠外在的微光,而是自身的力量。这不仅是对袁秘书的赞美,更是对所有文人雅士的鼓励与期望,激励他们追求更高的文学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场屋声名淳绍初:描写袁秘书的声名如同初春的清晨,纯净而清晰。
  2. 同时一辈晓星疏: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的才华虽显得稀疏,但仍然耀眼。
  3. 举人尚记前乡贡:即使是地方的举人也记得他曾在乡里献上的贡品,说明他的影响力。
  4. 天子亦呼行秘书:连皇帝也称赞他为秘书,显示其地位之高。
  5. 出蜀诗堪编杜集:来自蜀地的诗作,足以与杜甫的诗歌相媲美。
  6. 涉湘文可补骚馀:他在湘地的文章也可填补《离骚》的遗失。
  7. 中朝典册须鸿笔:朝廷的典籍需要像他这样的文士。
  8. 何必然藜照蠹鱼:真正的才华无需依托微薄的光亮。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袁秘书的才华比作清晨的星星,生动形象。
  • 夸张:强调其诗文的影响力,展现文人的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袁秘书的赞美,体现了对文人的期盼和对才华的尊重,强调了真正的文学成就不依赖于外在的光环,而在于自身的内涵和实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才华与智慧。
  •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文化的代表,彰显诗人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场屋声名淳绍初”中的“淳”意指: A. 纯净
    B. 辛辣
    C. 浅薄
    D. 浮躁

  2. “天子亦呼行秘书”中的“行秘书”意为: A. 行政秘书
    B. 旅行秘书
    C. 文书工作者
    D. 学术秘书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 A. 赞美社会地位
    B. 追求文学理想
    C. 追求财富
    D. 厌恶当权者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诗选》:李白的诗歌多描绘豪情与才华,与刘克庄的风格有相似之处。
  • 《杜甫诗集》:与杜甫的诗歌相比,刘克庄在某些方面受到启发。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题袁秘书文藁》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两者都展示了对文人理想的追求,但在风格上,王安石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而刘克庄则更倾向于个体的文人颂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与宋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