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母王宜人二首》

时间: 2024-10-03 10:25:52

上寿今何憾,殷忧昔备尝。

分灯照邻女,画荻训贤郎。

石窌将开邑,陇阡自表冈。

吾衰彤管废,短些不成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刘母王宜人二首
作者: 刘克庄

上寿今何憾,殷忧昔备尝。
分灯照邻女,画荻训贤郎。
石窌将开邑,陇阡自表冈。
吾衰彤管废,短些不成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宜人母亲的追悼之情。诗人感叹母亲长寿至今却无遗憾,往昔的忧虑都已经历。诗中提到分灯照亮邻家的女孩,用以比喻母亲对孩子们的教诲和关爱。接着提到石窌(可能指的是地方或房屋)即将开辟,田间路自会显现出高地。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年迈,已无力执笔写作,创作短诗也无法成章。

注释

  • 上寿:指母亲长寿。
  • 殷忧:深切的忧虑、担心。
  • 分灯照邻女:比喻照顾邻家的女孩子,象征母亲的教诲和关爱。
  • 画荻:用荻草画图,古时的教诲方式。
  • 贤郎:指聪明的儿子。
  • 石窌:可能指房屋或地方。
  • 陇阡:田间小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巢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致力于表现人性和社会的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刘克庄对王宜人母亲的悼念之际,王宜人是刘克庄的好友,母亲的去世使他感到深切的悲痛。诗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诲和关爱,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及对自身衰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哀悼的语气,深刻而细腻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强调母亲虽已长寿,但却是不负一生的安慰,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沉重理解与感悟。接下来的比喻与象征,展现出母亲在家庭中如同灯火般的照亮角色,并通过“画荻训贤郎”表现母亲对后代的教育与扶持,这不仅是对母爱的赞美,也是对传统家庭教育的肯定。

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诗人通过“石窌将开邑,陇阡自表冈”展现了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预示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尽管个体的生命会逝去,但自然与环境仍在延续。最后,诗人的自我感慨“吾衰彤管废,短些不成章”则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怀疑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全诗充满了对生命、对爱、对教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寿今何憾:母亲长寿至今,心中却无怨恨。
  2. 殷忧昔备尝:曾经的忧虑和担心也已经历。
  3. 分灯照邻女:比喻母亲的关爱如同灯光,照亮了邻家的女孩。
  4. 画荻训贤郎:用荻草画图教导孩子,象征母亲的教育。
  5. 石窌将开邑:地方即将开辟,暗示生命的延续。
  6. 陇阡自表冈:田间小路自会显现出高地,表达自然的和谐。
  7. 吾衰彤管废:我年迈,写作的能力也已衰退。
  8. 短些不成章:短诗也无法成章,表露出对创作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母亲的爱比作灯光,照亮后代。
  • 对仗:诗句之间多有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用自然景象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新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母爱的追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开,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时光流逝面前的无奈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母亲的关爱与教诲。
  • :代表传统教育方式。
  • 石窌:象征地方的稳固与生命的延续。
  • 短些:体现诗人的无奈与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母亲的追悼
    C. 对人生的哲思
    D. 对友谊的赞美

  2. “分灯照邻女”中“灯”象征什么?
    A. 照明工具
    B. 母亲的关爱
    C. 生命的希望
    D. 教育的方式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同样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挽刘母王宜人二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一样,都展现了对亲人的怀念,但刘克庄更倾向于表现家庭教育和生命的延续,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往昔的眷恋。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