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 题灵源寺》
时间: 2025-01-11 09:0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郭有馀适,到山无限清。
野泉依井落,古刹并湖成。
水鸟闲中趣,风松意外声。
问僧知此观,身世若为轻。
白话文翻译:
出城郭的地方很适合游玩,山中景色无比清幽。
山间的泉水顺着井口流下,古老的寺庙与湖泊交融成景。
水鸟在闲适中嬉戏,松风中传来意外的声音。
我问僧人对这个地方的看法,人生的世俗琐事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注释:
- 郭:指城外。
- 馀适:指有余的适意,形容游玩的乐趣。
- 野泉:指自然的泉水。
- 古刹:古老的寺庙。
- 水鸟:指在水边栖息的鸟类。
- 问僧:询问僧人,表示对高人见解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与求,宋代诗人,生于福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风格自然清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沈与求游览灵源寺时,表达了他在山水之间的闲适心情和对人生的感悟。灵源寺地处风景优美的山水之间,是他寻求宁静和灵感的理想之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诗人沈与求在灵源寺游览时的心境。诗的开头通过“出郭有馀适”描绘了城外的宁静与宜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逃离世俗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野泉依井落,古刹并湖成”的描写,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面,古老的寺庙与清澈的湖水相得益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对水鸟和松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闲适与宁静。水鸟的嬉戏和松风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最后一句“问僧知此观,身世若为轻”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通过对僧人的询问,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强调了超脱世俗的思想,体现了道家与佛教的智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形成了一种和谐与宁静的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出郭有馀适:走出城郭,感觉到游玩的乐趣。
- 到山无限清:山中环境清新无比。
- 野泉依井落:自然泉水从井边流下。
- 古刹并湖成:古老寺庙与湖水交融在一起。
- 水鸟闲中趣:水鸟在悠闲中寻乐。
- 风松意外声:松树间传来意外的声音。
- 问僧知此观:我询问僧人对这个地方的看法。
- 身世若为轻:人生的琐事似乎显得轻如鸿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出郭”“到山”“野泉”“古刹”,形成对称,增强韵律感。
- 拟人:水鸟的“闲中趣”,赋予自然生动的情感。
- 意象:山、水、鸟、风等意象交织,构成了自然的和谐美。
-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 山:象征高远、宁静的境界,代表诗人的理想追求。
- 水:流动的水象征生命的变迁与无常。
- 鸟:水鸟的闲适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
- 风:松风的声音代表自然的声音和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问僧知此观”指的是: A. 询问对自然的看法
B. 询问对人生的看法
C. 询问寺庙的历史
D. 询问水鸟的种类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包括: A. 山、湖、鸟、风
B. 城市、河流、树木
C. 沙漠、草原、海洋
D. 农田、村庄、山丘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 A. 赞美城市的繁华
B. 对人生的思索与超脱
C. 追求名利与地位
D. 描述战争的惨烈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沈与求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强调了山水的孤独与深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沈与求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