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慕二首》

时间: 2025-01-10 22:36:31

国难驱人出,家倾待子归;可能磨墨盾,其奈冷斑衣!

金革三年泪,冰霜寸草晖。

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国难驱人出,家倾待子归。可能磨墨盾,其奈冷斑衣!金革三年泪,冰霜寸草晖。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

白话文翻译:

国家遭遇灾难,迫使人们离开;家庭破碎,等待儿子归来。或许能在战场上磨砺自己,但怎能忍受寒冷中破旧的衣服!经历了三年的战争,泪水如金革般坚硬;冰霜之下,微弱的阳光照耀着寸草。虽然身体未受伤害,但仍遗憾故园已非昔日模样。

注释:

  • 国难:指国家遭遇的灾难或战乱。
  • 家倾:家庭破碎。
  • 墨盾:比喻在战场上磨砺自己。
  • 斑衣:破旧的衣服。
  • 金革:比喻坚硬的泪水。
  • 冰霜寸草晖:形容在严酷环境中微弱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煌言,明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反映时代动荡和个人遭遇,情感深沉,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明代末年,国家动荡,战乱频仍,诗人身处其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灾难和个人遭遇,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首句“国难驱人出”直接点明主题,展现了时代的动荡。次句“家倾待子归”则转入个人情感,体现了对家庭的牵挂。后几句通过“墨盾”、“斑衣”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战乱中的艰辛和无奈。结尾“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则抒发了对故园变迁的深深遗憾,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难驱人出:国家遭遇灾难,迫使人们离开家园。
  2. 家倾待子归:家庭破碎,等待儿子归来。
  3. 可能磨墨盾:或许能在战场上磨砺自己。
  4. 其奈冷斑衣:但怎能忍受寒冷中破旧的衣服。
  5. 金革三年泪:经历了三年的战争,泪水如金革般坚硬。
  6. 冰霜寸草晖:冰霜之下,微弱的阳光照耀着寸草。
  7. 发肤虽不毁:虽然身体未受伤害。
  8. 犹恨故园非:但仍遗憾故园已非昔日模样。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革三年泪”将泪水比喻为坚硬的金革,形象生动。
  • 对仗:“国难驱人出,家倾待子归”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个人遭遇反映国家命运,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中对家庭和故园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 墨盾:象征在战场上磨砺自己。
  • 斑衣:象征战乱中的艰辛和无奈。
  • 金革:象征坚硬的泪水,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体验。
  • 冰霜寸草晖:象征在严酷环境中微弱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革三年泪”中的“金革”比喻什么? A. 坚硬的泪水 B. 坚硬的金属 C. 坚硬的盾牌 D. 坚硬的石头

  2. 诗中“家倾待子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国家的忧虑 B. 对家庭的牵挂 C. 对战争的无奈 D. 对故园的思念

  3. 诗中“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表达了什么? A. 对身体的担忧 B. 对故园的遗憾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煌言《追慕二首》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时代动荡和个人遭遇,但张煌言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张煌言的诗作,可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与张煌言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