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书感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仲尼已没世无师,新学专门各自私。
死守不为它说胜,秘藏似恐外人窥。
欲招程子看通典,兼起欧公讲击辞。
浩叹迩来耆旧尽,绪言分付与群儿。
白话文翻译:
孔子已经去世,世上没有他的老师,新兴的学问只顾各自的私利。
固守自己的观点,不愿意与人分享,似乎害怕被外人窥探。
想请程子来讲解经典,同时也希望欧阳公能评论一下。
感慨近来老一辈的人都已去世,把这些话托付给年轻一代。
注释:
- 仲尼:指孔子。
- 世无师:世界上没有他的老师了。
- 新学专门:新兴的学问各自为政。
- 死守:固守自己的观点。
- 秘藏:秘密地藏匿。
- 程子:指程颐,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
- 欧公:指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 耆旧:年长的前辈。
- 绪言:开头的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廷璧,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以豪放、清新著称。他的诗风继承了李白的奔放与杜甫的沉郁,常常表达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对古典文化的坚持。
创作背景:
《书感》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新学的冲突之际。诗中反映了刘克庄对当时学术界现状的忧虑,表现出他对古典文化的珍视及对后辈的期望。
诗歌鉴赏:
《书感》是一首反映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忧虑的诗作。首先,诗中提到“仲尼已没世无师”,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孔子后代学者缺乏指导的感慨,暗指当时的学术氛围已发生了改变,孔子的教诲已不再被重视,许多新学派各自为政,导致知识的分散与割裂。接着,作者指出一些学者“死守不为它说胜”,表明他们对自己学说的固执和排外,甚至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显示出一种封闭和自私的态度。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渴望请程子和欧阳公来共同探讨经典,带有一种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渴望与期盼。他希望借助这些前辈的智慧,将古典思想传承下去。最后,诗中提及“浩叹迩来耆旧尽”,表达了作者对老一辈知识分子去世的无奈与遗憾,感叹传统文化的流失,愈加感到责任重大,将这些思想传达给年轻一代。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学术现状的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展现出刘克庄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仲尼已没世无师:隐喻孔子的思想已无传人,学术失传。
- 新学专门各自私:新兴学派自我中心,缺乏互通交流。
- 死守不为它说胜:固执己见,不愿意讨论或交流。
- 秘藏似恐外人窥:害怕外人了解自己的观点,表现出一种封闭的态度。
- 欲招程子看通典:渴望请程颐来讲解经典,展示对传统的尊重。
- 兼起欧公讲击辞:希望欧阳修也参与讨论,强调学术的交流与碰撞。
- 浩叹迩来耆旧尽:感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去世。
- 绪言分付与群儿:把思想和责任传递给年轻一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新学专门各自私”与“死守不为它说胜”形成对照,增强了诗意。
- 反语:通过对新学派的批评,反映出对传统学术的向往。
- 象征:孔子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耆旧”则象征着智慧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与期望,强调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教育及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尼:象征传统文化的根基与智慧。
- 新学:象征现代学术的兴起与变革。
- 耆旧:象征老一辈的智慧与传统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克庄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死守不为它说胜”中的“死守”指什么?
- A. 坚持自己的观点
- B. 坚持过时的思想
- C. 放弃交流
- D. 以上皆可
-
诗中提到的程子和欧公分别是谁?
- A. 两位现代学者
- B. 重要的古代文化人物
- C. 诗人的朋友
- D. 诗中的虚构角色
答案:
- B. 宋代
- A. 坚持自己的观点
- B. 重要的古代文化人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比,刘克庄的《书感》更显忧虑,前者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与个人的理想,而后者则更关注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持续,展现出对传统的深切关怀和对后辈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