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

时间: 2024-09-19 21:16:10

茂陵病後非平昔,瘦骨竛竮短发疏。

红烛悔从长夜饮,青灯喜对小年书。

圣贤亲见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余。

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夜读书
作者: 陆游 〔宋代〕

茂陵病後非平昔,
瘦骨竛竮短发疏。
红烛悔从长夜饮,
青灯喜对小年书。
圣贤亲见生非晚,
忿欲俱空死有余。
破屋颓垣君勿笑,
更阑弦诵满吾庐。

白话文翻译

经过生病的我,身体已不如从前,
骨瘦如柴,头发稀疏。
红烛下我悔恨长夜饮酒,
青灯下我欣喜对着小年书。
圣贤亲见,活着并不算晚,
愤懑欲望已成空,死后还有余。
破旧的房屋和倒塌的围墙,您不必嘲笑,
更深的夜里,我在屋中吟诵满满的书卷。

注释

  • 茂陵:指的是茂陵,汉代王朝的一个地方,陆游在这里用作自我暗示,表示自己身体的虚弱。
  • 竛竮:指瘦削,形容身体的衰弱;“竛”字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细小、脆弱的样子。
  • 红烛:形容夜晚读书时的红色蜡烛,象征孤独的学习环境。
  • 青灯:指青色的灯光,通常在书房中使用,象征着追求知识的决心。
  • 圣贤:指古代的圣人和贤者,强调学习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
  • 忿欲俱空: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放弃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豪放而又细腻。陆游一生屡遭挫折,特别是在政治上,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因病在家,反映了他在艰难岁月中仍坚持读书的决心。诗中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诗歌鉴赏

《冬夜读书》是一首表现知识追求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冬夜,尽管身体虚弱,环境简陋,但他依然选择在青灯之下,静心读书。这种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坚守。

开篇“茂陵病后非平昔”,直接点出诗人身体的衰弱,暗示着年华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但随即转入对学习的渴望,诗人用“红烛悔从长夜饮”表现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暗示他对世俗享乐的悔恨。而“青灯喜对小年书”则表现出他在艰难环境中仍然能找到快乐与满足,这种精神的力量令人钦佩。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提及“圣贤”,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即使生命短暂,也不应懈怠;“忿欲俱空死有余”更是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放弃,突显出精神追求的崇高。

最后两句“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则呈现出一种自嘲与自信的态度,尽管环境不佳,但他在书籍中找到了归属,且满怀激情地吟诵。这种在逆境中坚定追求知识、保持高尚情感的决心,充分展现了陆游的个性和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茂陵病後非平昔”:病后的我已不如往昔,体现出诗人对自身健康的感慨。
    2. “瘦骨竛竮短发疏”:描绘出诗人瘦弱的身体和稀疏的头发,进一步加强对身体虚弱的印象。
    3. “红烛悔从长夜饮”:红烛下思索过去的饮酒生活,带有悔意。
    4. “青灯喜对小年书”:在青灯下对小年书感到欣慰,显示出对知识的热爱。
    5. “圣贤亲见生非晚”:即使晚来,也能获得圣贤的智慧,强调学习永无止境。
    6. “忿欲俱空死有余”:对世俗欲望的放弃,突显精神追求的价值。
    7. “破屋颓垣君勿笑”:以自嘲的方式表达对环境的淡然态度。
    8. “更阑弦诵满吾庐”:夜深人静时,满怀激情地吟诵,展现出诗人对读书的热爱。
  • 修辞手法

    1. 对比: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2. 象征:红烛和青灯象征着对过去的反思与对知识的追求。
    3. 自嘲:以破屋为题,表达对自己环境的自嘲和对知识的执着。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在逆境中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体现了陆游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红烛:象征孤独的学习环境和对往事的反思。
  • 青灯:代表知识的追求和精神的明亮。
  • 破屋颓垣:暗示环境的困境,象征人生态度的淡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茂陵病后非平昔”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自己身体的感慨
    • C. 对未来的无奈
  2. “红烛悔从长夜饮”中的“悔”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悔恨
    • C. 忧伤
  3. 诗人为何在破屋颓垣中读书?

    • A. 因为他贫穷
    • B. 因为他热爱知识
    • C. 因为他无处可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冬夜读书》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在困境中对理想的坚持,但杜甫的焦虑和忧国情怀更为明显。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执着,但陆游的态度更为豁达,体现出一种在逆境中昂首的精神面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