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书怀》
时间: 2025-04-29 04:24: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书怀 寇准 〔宋代〕
曾读前书笑古今, 耻随流俗信浮沉。 终期直道扶元化, 敢为虚名役片心。 默坐野禽啼昼景, 闭门官柳长春阴。 世间事了须先退, 不待霜毛渐满簪。
白话文翻译
曾经阅读古书,笑谈古今之事, 羞于随波逐流,相信命运的起伏。 最终期望以正直之道扶持天道, 敢于不为虚名所累,保持纯净心灵。 静静坐着,野鸟在白昼啼鸣, 闭门不出,官府的柳树长满了春日的阴影。 世间事务处理完毕后应先退隐, 不等白发渐多,插满发簪。
注释
- 前书:指古代的书籍。
- 浮沉:比喻命运的起伏不定。
- 元化:指天道,自然法则。
- 役片心:指被琐事所累。
- 野禽:野生的鸟类。
- 官柳:指官府或公共场合种植的柳树。
- 霜毛:指白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他以直言敢谏著称,曾任宰相,后因政治斗争被贬。寇准的诗多表现其政治理想和人生感慨,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寇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政治的风波后,他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道德的纯洁。
诗歌鉴赏
寇准的《春日书怀》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曾读前书笑古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耻随流俗信浮沉”则表明了他不愿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后两句“终期直道扶元化,敢为虚名役片心”强调了他对正直和纯洁心灵的追求。诗的结尾“世间事了须先退,不待霜毛渐满簪”则表达了他对及时退隐的渴望,不愿等到白发苍苍才后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读前书笑古今:诗人通过阅读古书,对古今之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超然的态度。
- 耻随流俗信浮沉:表明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对命运的起伏持怀疑态度。
- 终期直道扶元化:诗人期望以正直之道扶持天道,体现了他的道德追求。
- 敢为虚名役片心:诗人敢于不为虚名所累,保持心灵的纯净。
- 默坐野禽啼昼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野鸟的啼鸣增添了诗意。
- 闭门官柳长春阴:通过官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世间事了须先退:诗人认为处理完世间事务后应及早退隐。
- 不待霜毛渐满簪:表达了诗人不愿等到白发苍苍才后悔的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曾读前书笑古今”与“耻随流俗信浮沉”,“终期直道扶元化”与“敢为虚名役片心”。
- 拟人:如“野禽啼昼景”,将野鸟的啼鸣拟人化,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正直和纯洁心灵的重要性,以及及时退隐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前书:象征着历史和智慧。
- 浮沉:象征命运的不确定性。
- 元化:象征天道和自然法则。
- 野禽:象征自然和宁静。
- 官柳:象征官场和隐逸。
- 霜毛:象征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耻随流俗信浮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随波逐流 B. 不愿随波逐流 C. 相信命运 D. 不关心命运
-
“终期直道扶元化”中的“元化”指的是什么? A. 天道 B. 人道 C. 地道 D. 道德
-
诗的结尾“世间事了须先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继续留在官场 B. 及早退隐 C. 处理更多事务 D. 不关心退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寇准的《春日书怀》与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寇准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道德纯洁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寇准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