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本无心死可知,徐徐掩骨未为迟。
一奴仅可供薪水,那得闲人荷锸随?
白话文翻译:
人本来无心于生死的事,慢慢地掩埋尸骨也未必太迟。
一个奴仆只够给我提供生活费,哪能指望闲人来帮我耕作呢?
注释:
- 生本无心:人本来对生死没有过多的牵挂。
- 死可知:死亡是必然的。
- 徐徐掩骨:缓缓地掩埋尸骨。
- 未为迟:并不算晚。
- 一奴:指一个奴仆。
- 薪水:生活所需的基本费用。
- 闲人荷锸随:闲人能来帮助我耕作。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确典故,但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反映了陆游在生活困境中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复杂心境。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成为其创作的重要主题。
创作背景:
《夜读刘伯伦传戏作》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回顾自己的生命和理想,感慨生死与人生的无常。诗中表达了对生死的淡然,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诗的开头“生本无心死可知”,强调了人对生死的冷静态度,似乎在说人生的终点是不可避免的,因而生死之事并不值得过于忧虑。而“徐徐掩骨未为迟”则表现出一种对死亡的接受与释然,掩埋尸骨的过程慢慢进行,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对人生的反思与总结。
接下来的两句“一奴仅可供薪水,那得闲人荷锸随”则显露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感叹身边的扶持与帮助是如此有限,唯有一个奴仆来维持生计,无法期待他人来分担自己的重担。这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孤独感,反映出陆游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深切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死与生活的琐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淡淡的哀伤。诗中情感深沉,意象简洁,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本无心死可知:人本质上对生死的事无所谓,生与死在他看来都是自然现象。
- 徐徐掩骨未为迟:慢慢地掩埋尸体并不算迟,反映了对死亡的接受态度。
- 一奴仅可供薪水:生活中只靠一个奴仆来维持生计,揭示了生活的窘迫。
- 那得闲人荷锸随:没有闲人来帮助自己从事农耕,表现出孤立无援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生本无心”和“死可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死比作自然现象,反映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出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的无尽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死:象征人生的无常。
- 奴仆:代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依赖。
- 锸:象征劳动与辛苦,也暗示对生活重担的承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生本无心”意指什么? A. 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B. 人对生死无所谓
C. 人只关注财富 -
诗中使用的“徐徐掩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急于掩埋
B. 对死亡的接受
C. 对生的渴望 -
诗人为何只依赖一个奴仆? A. 因为他富有
B. 因为他孤独
C. 因为生活困顿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陆游的《夜读刘伯伦传戏作》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前者侧重于生死的哲学探讨,后者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交织。两者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构建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