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送杨帅参之任)》
时间: 2025-01-26 05:22: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送杨帅参之任)
作者:姚勉 〔宋代〕
唱彻阳关调。伴行人梅拂征鞍,晓霜寒峭。
金甲雕戈开玉帐,尊俎风流谈笑。
看策马从容江表。自是药阶苔砌客,卷经纶且泛芙蓉沼。
襟量阔,江面小。允文事业从容了。
要岷峨人物,後先相照。见说君王曾有间,似此人才多少。
便咫尺云霄清要。四世三公毡复旧,况蜀珍先已登廊庙。
但侧耳,听新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送别杨帅前往新的任地,表达了对其前程的祝福。开头唱起阳关曲调,伴随行者梅花轻拂马鞍,早晨的霜寒刺骨。金甲和雕戈打开了华丽的帐幕,酒宴上风流谈笑。看那骑马从容而行于江边,正是药阶苔石上的客人,卷起文书在芙蓉沼边泛舟。胸怀宽广,江面显得渺小,文采和事业都已从容完成。希望能有岷峨那样的人物,后辈与前辈相互辉映。听说君王曾经有过这样的人才,想必这样的杰出人才并不少见。如今距离云霄也就那么近,四世三公的权势已然复兴,尤其是蜀地的珍宝早已登上朝堂。只需侧耳静听,便能听到新的诏令。
注释
- 阳关调:一种古代乐曲名,常用来送别。
- 梅拂征鞍:梅花轻拂马鞍,形容清冷的早晨。
- 金甲雕戈:指武士的铠甲和装饰性的武器,象征威武。
- 尊俎:酒席和食物,暗示宴请的隆重。
- 江表:江边,形容风景的开阔。
- 药阶苔砌:药阶为药草生长的地方,苔砌意指地面被苔藓覆盖,形容环境清幽。
- 岷峨:岷山之巅,象征高洁与高尚的人物。
- 云霄清要:距离云霄很近,形容前程似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词人,以词风华丽著称,擅长描写送别、咏物、抒怀等题材。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士人的关怀与祝福,词风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送别杨帅赴任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展现了作者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歌鉴赏
《贺新郎(送杨帅参之任)》是一首充满祝福和深情的词作,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与对未来事业的期待。词的开头以“唱彻阳关调”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紧接着通过“梅拂征鞍,晓霜寒峭”的生动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早晨的寒意和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对杨帅未来的赞美与期待,金甲雕戈的场景不仅象征着杨帅的勇敢与威武,也暗示了他在新任上的光辉前景。
诗人通过“襟量阔,江面小”的对比,表达了对杨帅胸怀宽广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未来的成就将会无限。尤其是后半部分,提到“四世三公毡复旧”,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显现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希望杨帅能在新的岗位上成就一番事业,仿佛在告诉他,只要有才华与志向,成功就近在咫尺。
整首词不仅有送别的情感,更蕴含着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唱彻阳关调:表达送别情感,暗示离别的悲伤。
- 伴行人梅拂征鞍,晓霜寒峭:描绘早晨的寒冷,增添离别的清冷感。
- 金甲雕戈开玉帐,尊俎风流谈笑:展现盛大的宴请场面,也暗示杨帅的勇武与风流。
- 看策马从容江表:描绘骑马从容的场景,象征着未来的从容与自信。
- 自是药阶苔砌客,卷经纶且泛芙蓉沼:对比清幽的环境,表达诗人对文人雅士的向往。
- 襟量阔,江面小:用对比突显胸怀的广阔。
- 允文事业从容了:指代杨帅已完成的事业,表达赞美。
- 要岷峨人物,後先相照:期待有杰出的人才出现,强调历史传承。
- 见说君王曾有间,似此人才多少:感叹这样的才能并不稀少。
- 便咫尺云霄清要: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 四世三公毡复旧,况蜀珍先已登廊庙:历史的辉煌与未来的希望交织。
- 但侧耳,听新诏:期待新的命令,象征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对比:如“襟量阔,江面小”,通过对比突显胸怀的宽广。
- 比喻:如“咫尺云霄”,形象地表达了理想与成就的接近。
- 排比:通过连续的描述增强文章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送别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对事业的追求与对理想的向往,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关:送别的象征,代表离别与情感。
- 梅:清幽、孤傲,象征高洁的品格。
- 金甲雕戈:勇武与荣耀的象征。
- 江表:广阔的前景与未来。
- 药阶苔砌:雅致的环境,象征文人的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姚勉
C. 杜甫
D. 苏轼 -
“阳关调”主要用来表示什么?
A. 欢庆
B. 离别
C. 欢聚
D. 旅行 -
词中提到的“金甲雕戈”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勇武
C. 智慧
D. 爱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别》:王之涣与姚勉的送别诗均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但姚勉更加注重对理想与未来的展望。
- 《夜泊牛津》:同样的离别情感,但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忧伤,后者则更加积极向上。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的魅力——古代词作的解读与分析》